一、简介
旅游区占地6000亩,总建筑面积为3260平方米,整体设计突出民族特色。五个殿堂式迎宾包,坐落在1.3米高的平台上,气势磅礴,造型典雅,富丽堂皇,两侧是18个豪华型固定包和14个传统毡包,组成蒙古包群。建筑的正南面是周长为1000米的赛马场,通辽市一年一度的赛马节就在这里举行。
现在,珠日河草原旅游区经常接待国内外游客。前不久,有美国和加拿大留学生到此,当他们看到那带有花纹的蒙古包、耸立在草原中的大型雄鹰展翅建筑和大幅民族英雄画像时,他们被这草原里深深蕴藏着的东方民族文化艺术振奋了,喊起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荒野雄狮拿破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们兴奋不已。这带有传奇色彩的珠日河草原,这清静的一方净土,使人们平日紧张与浮躁的心绪渐渐沉静下来。清新的空气,辽阔的草原,广袤的原野,芳香怡人,人们如置身于仙境与梦幻中。漫步于这天高地绿的草原,它温和平静而深厚得似乎是在和一个知心者和智者交谈。特别是在雨后,那满地的鲜活的绿,把温馨静静地带进心里。一株株小草,挂满晶莹的水珠,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翘着脚尖招呼客人。花草间彩蝶纷飞,小虫鸣唱,天空雄鹰盘旋,远处马牛融进这浓浓的绿里,还有那移动如云的羊群。一辆辆载满游客的勒勒车向草原深处滚动。珠日河草原饮食文化是十足的草原风味。当你坐在凉爽的酒桌前,新鲜的奶茶送上来,
香喷喷的手扒羊肉端上来,那种鲜鲜的香气,使人垂涎三尺。到了草原,你就大口大口地吃羊肉,大口喝浓烈的白酒,酒过一半,思绪正如云在半山腰拥来拥去。歌声在酒桌上就点亮了,那拉着长音的蒙古族民歌与黄土高原民歌一样有个性。草原敞开窗口,小风夹着青草味浸入游客心扉。人们又会怀念起民族英雄嘎达梅林,亲近勤劳、善良的牧民和苍劲的草原、悠扬的马头琴声。 草原的篝火晚会使人精神放松。当星辰布满天空,一勾弯月的清辉洒落在辽阔的草场,火光升腾起来,草原那种神秘、深奥及厚重已呈现出来。火光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翩翩起舞,现代舞、俄罗斯芭蕾舞、草原民族的安代舞,这率真、粗犷的科尔沁草原民族舞又变得柔润起来,现代人已把世界思想文化艺术融到了一起。
二、文化
科尔沁文化是中国蒙古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集中体现,同时在近代的发展中融合了满族文化,满蒙通婚等制度使其在保留传统蒙古文化的同时又披上了一层神秘而高贵的色彩。珠日河草原旅游位于科尔沁草原的腹地,科尔沁左翼中旗境内,在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及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诞生地。在珠日河草原您能深切地感受到的是科尔沁文化的博大、典雅和高贵。 蒙古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科尔沁马是马中的极品,它的雄姿是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地理位置
在神奇的科尔沁草原腹地,镶嵌着上颗色彩斑斓的兰色宝石,这就是珠日河草原旅游区。旅游区距交通发达的通辽市区102公里,在304国道西侧7公里处。1994年,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立项并投资扩建,隶属于通辽市旅游局。
四、交通指南
全市公路总长6939公里,其中黑色路面1918公里;共有桥梁278座,6774延长米;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1.6公里;已实现了乡乡通公路的目标;111线、303线、304线、204线等四条国道在通辽市经过,总长901公里。目前已形成以科尔沁区为中心,内连各旗县市,辐射各乡镇苏木,外接沈阳、长春、锦州等中心城市和天津、大连、营口、秦皇岛等出口海岸的纵横交错的网络。
铁路四通八达,集通、京通、通让、大郑、平齐、通霍六条铁路纵贯全境,境内铁路总长千余公里,通辽站已成为全国40个铁路重点枢纽之一,正在建设的“二级六场”入网编组工程竣工后,通辽站将成为全国14个货运编组大站之一。民航通辽站可起降中型客机,乌兰浩特--通辽--北京--呼和浩特航班当日往返。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