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是英雄的土地,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第一页,有中外闻名的林则徐销烟池、沙角炮台、威远炮台等抗英古战场遗址,有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的根据地,大岭山抗日史实陈列馆和榴花抗日纪念亭,吸引不少游客瞻仰。人文景观丰富,有金鳌洲塔和榴花塔、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袁崇焕故居、黄旗古庙等。
威远炮台
威远炮台介于广州番禺和东莞之间,状若门户,奇险天成,成为珠江口江防要塞。早在明代,朝廷就在虎门建立简易的军事建筑物,当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广东水师关天培和两广总督邓廷桢为地域外悔,在虎门两岸,江中小岛构筑多个炮台,横江布下班铁链,使之成为"金锁铜关"。
可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可园、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之一,岭南古典私家园林建筑,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创始人为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的东莞博厦人张敬修。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园内亭台楼阁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故名可园。可园临湖、傍江、风光幽雅、设计精巧、布局缜密、以小见大,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园、书斋,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在2204平方米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今天的可园又是书画艺术交流的重要场所,被誉为“岭南近现代花鸟画的摇篮”。
石龙镇中山路民国建筑群
石龙镇中山路民国建筑群,是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龙老城区。中山路建于1929年左右,是石龙最早建的马路,从东至西联结沙边街、龙兴街、万兴街(三角市)、万安街、万胜街、东禄元、西禄元、饱街、塘坣头9条小街。街道长1435米,宽16米,两边各宽4米的行人道上为外延的骑楼,具遮阳避雨功能。占地面积19859.39平方米,民国建筑群建筑面积为9160平方米。两旁建有茂华烟铺、王珍金铺、郭忠成金铺等西式建筑物和标志石龙由工场手工业向现代工业发展、拥有近百台织布机械的民一布厂。中山路是石龙作为四大名镇之一商贸繁荣的历史见证。
吴珮珊个人能力秀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