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许晓轩故居
许晓轩故居是江都城区重要的旅游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1997年9月28日,故居修缮完毕正式对外开放。
许晓轩故居是前后三进四厢的民宅,青砖小瓦,古朴庄重。正门顶上挂着一方匾额,匾额上“许晓轩故居”五个镏金大字由原-长张爱萍将军题写。许晓轩烈士生平事迹展陈列于故居六间房间中,沿墙布展,由100多幅珍贵照片,烈士的10多件遗物以及一组群雕组成,分为“少年时代”,“参加革命”、“狱中斗争”、“英勇献身”、“光耀千秋”五部分,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烈士光辉而短暂的一生。许晓轩故居开放以来,前来瞻仰的各界人士达数万人次。
许晓轩,江都人,1938年加入中国0,是长篇小说《红岩》中许云峰、齐晓轩等人物形象的生活原型。
扬州现代花木园
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总面积达3.5万亩,一期工程(核心示范区)共吸引“三资”投入5500万元,现有江苏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扬州雅典娜园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泰诚投资有限公司等20多家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投资入户园区。
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位于江都城区东郊,南至宁通一级公路,西至-公路,北至328国道,东邻宜陵镇。
计划分三期投资2亿元,把园区建设成“新品种引进园,新技术推广园,新知识培训园,新产品展示园,生态观光园。”目前,园区已完成一、二期工程,流转土地15000亩,由江苏省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市林业站、扬州雅典娜园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香港建得公司、省计委苏创公司、淮阴飞宏公司、高邮市农科所、江都红枫公司等20多个单位和本地大户承包栽植花木。
主要品种有:金枝垂柳、落羽杉、杂交马褂木、乌柏、海棠、红枫、深山含笑、乐昌含笑、月季、广玉兰、香樟、桂花等30多个花木新品种,应用花木生产新技术多项。园区建设已吸引“四资”投入近4000万元,重点项目花木研究所综合楼、龙川盆景艺苑已建成;高尔夫球训练场、垂钓中心、良种奶牛繁育场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本地农民进园打工收入已近200万元。
园区建设,将建立健全以“政府搭台、业主经营、龙头带动、科技支撑、中心管理、协会推动”的运行机制,真正发挥科技示范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邵伯铁牛
清朝康熙年间,淮河水灾,邵伯镇南更楼决堤,决口长达180米,水深13米多,康熙皇帝见到奏章,大为震惊,责令漕河总督张鹏翮迅速堵塞决口。因决口太深,一时难堵,故避开决口,开越河一道,自仓巷口向西折南至南大王庙接运河,又筑南北二坝。康熙四十年,朝廷在淮河下游至入江处共设置了十二只动物,即“九牛二虎一只鸡”,安放于水势要冲,以祁镇水。如今“鸡飞虎跑”,只剩下几只铁牛散落于河堤上,邵伯铁牛便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只。邵伯铁牛长1.98米,高1.10米,腹空,横卧在厚约10公分的联体铁座上铸工精细,造型生动,重约2吨。咸丰二年《甘棠小志》作者董恂,奉命督运楚南漕粮路过邵伯,见邵伯铁犀尚完整,独无铭,特补撰曰:“淮水北来何泱泱,长堤如虹固金汤。冶铁作犀镇甘棠,以坤坎柔克刚。容民畜众保无疆,亿万千年颂平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