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望海楼

旅游

泰州望海楼

泰州望海楼公园占地面积约100亩,园内主要建设有望海楼、州城墙遗址。其中,作为主要景点的望海楼位于公园东南角,楼高30多米,取宋代建筑风格,外观三层环廊,主体色彩取栗壳、青灰二色,古朴典雅。新望海楼的设计延续历史建筑风格,具体表现形式相对于历史记载更高大、壮美,线条流畅优美,表现手法高雅、脱俗,与泰州现有古建筑保持和谐一致的风格。州城墙遗址将恢复原有风貌,在原泰州古城墙位置复建。望海楼重建方案由中国四大名楼南京阅江楼的设计者、东南大学杜宝顺教授历时半年、三易其稿而成。

明代位于泰州凤城河风景区(4A级景区)内,初建于南宋绍定二年,被誉为“江淮第一楼”。此楼屡毁屡起,大多毁于兵火而起于盛世。现今望海楼为公元2006年重修,原文化部外文局局长、《经济日报》总编辑、《人民日报》总编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仲淹第二十八世孙范敬宜先生作《重修望海楼记》。泰州古称海陵,如今海水已远退,“望海”之名犹在。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州守鲍龙重建毁于大火的望海楼,称“望阳楼”。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望海楼复又倒塌,惟存遗址。清康熙年间再次重建,称“靖海楼”、“鸣凤楼”,当地老百姓都喜欢把其称做“望海楼”,被誉为“江淮第一楼”。抗日战争期间拆除城墙时,这座古人看作是“文运命脉”的名楼被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