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悟空寺

旅游

江阴悟空寺

经考证,悟空村原有古刹“悟空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始建于南朝梁代(公元502一557年)。隐士吴才笃信佛教,后舍宅建“招隐院”,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奉敕改作“悟空寺”。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建七级宝塔,名“华藏塔”,又称“悟空塔”。与江阴城内“兴国塔”誉称“澄江双塔”。当盛之时,寺舍联片,宝塔高耸,绿树成荫,僧侣众多,香火颇旺。

悟空塔影旧为青阳八景之一。元末,寺毁塔存。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悟空寺重建,后隆庆年间(公元1562——1572年)及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两度重修。公元1929年,寺内设县立悟空乡村师范,后改设悟空小学。而华藏塔却于1924年倒塌。

据出土时放置舍利瓷瓶的石函盖上之铭文,这些舍利是唐代高僧“泗州大僧”僧伽大师的真身舍利。

僧伽大师(公元628——710年),自西域来我国传经,唐高宗龙朔初(公元661年前后),由西凉(今甘肃西部)到楚州(今江苏淮安市),隶名于山阳龙兴寺,后在泗州临淮县建普光王寺。中宗时(公元705-709年)迎入长安(今陕西西安),居荐福寺。李白曾有《僧伽歌》记述他们的交往。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去世,归葬临淮。后人在泗州为之建造泗州大仝圣宝塔,下藏真身,中塑僧伽像。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常州太平兴国寺僧善聪、伏睹及江阴悟空寺僧应云等因参与泗州大圣宝塔募缘,放得众舍利,特制石函银瓶盛贮安藏于塔下,永充供养。

泗州大圣德行超卓,生前被尊为“观音菩萨”化身,自后一段时日,凡观音佛像均以其形像为模本。据传说,那时的观音一直系“男相”,唐代以后才阴差阳错变为“女相”。泗州塔及城于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为洪泽湖水所掩没,大圣真身则永沉湖底,故江阴出土的舍利实为大圣存世的唯一法身。

舍利这一奇异现象,实令现代人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