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南京,必说到城南的夫子庙。而在南京的六合也有座文庙,只是很少人知道而已。
文庙即孔庙,夫子庙,是我国历史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是苏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目前分布在全国已知的22座孔庙、文庙和夫子庙中,除山东曲阜孔庙(前478年)江西萍乡文庙(618-626)两处外,其余孔庙的始建均后于六合文庙,且规模列第五位。
六合文庙又名学宫,始建于唐朝咸通年间,由于后历代废兴不一,咸丰八年(1858)庙毁,同治九年(1870)在原址重建。文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另外还有奎星亭、照壁、泮池、灵棂门、戟门、东西庑、崇圣堂、明伦堂等古建筑,整个文庙建筑群以它独特的建筑结构和雕刻艺术闪烁着艺术的光彩。几个世纪以来,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奎星亭及北面的万寿宫,连同古城墙已成为人们心目中六合古城的象征,也是六合历史文化的重要积淀。
1995年4月19日六合文庙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第四批省级文保单位,所以文庙称得上是省级重点文物单位。文庙总面积为8000平方米,规模居全国第五,大成殿、魁星亭、戟门、泮池等一应俱全,是江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当年南京夫子庙重修时,即来此取样。毗邻的万寿宫现已整修完毕,为棠城新景。
文庙前,紫红色的墙上镶有“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相传为清乾隆皇帝亲笔手书。宫墙内有泮池,即半池,因水池为半圆形,故名。三口古井围绕,形同“品”字,称品字井,其泉源不断,长年不竭。泮池后东西迎街处各建牌坊,坊额上有“德配天地”、“道贯古今”的楷书。牌坊下有下马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可见文庙的尊严。
文庙头道门是棂星门。古代传说棂星是天上的“文曲星”,是天下读书人的主宰,棂星门的意思是这里系培养人才的门第。主体建筑是大成殿,以孔子“集古圣贤之大成”而命名。殿开五间,飞檐龙脊、雕梁画栋,斗拱交错、巍峨庄严。殿内正中高悬“到圣先师”横匾,四周有“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圣集大成”等匾。大成殿主祭孔子,“四配”、“十二哲”从祀,东西两庑供“先贤”、“先儒”牌位。
农历八月是古代科举乡试月,乃读书人的忙月,这种情景与现今6月初的高考差不多。那时的书生们为了不使自己“名落孙山”,因此都要到文庙烧香礼拜,祈求棂星保护自己“一举夺魁”。曾有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某年,有位好事者写了副对联贴在六合文庙大门,联曰:“只有一状元,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未读十全书,朝来拜,晚来拜,教我为难。”看来孔圣人除了叹苦经外,还有劝戒世人之意。
六合文庙现为区实验小学校址,六合区政府已作出决定,将小学迁出文庙,待全面维修后,供人们瞻仰参观。到时候便可以来观赏,比较其和南京夫子庙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