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石沟位于河南长葛市后河镇陉山,沟里布满如鼓一样的红石,据传这是葛天氏演练舞蹈的地方。 石固遗址离擂鼓沟约10公里,同石固遗址南北相贯,当年葛天氏在那里演练舞蹈是完全可能的。长葛市后河镇有一“葛仙灵池”,南接石固遗址北与擂鼓石沟相连。池内碧水常流,据传是葛天氏后裔、三国时名士葛玄思其先族所掘。位于长葛市八七路的葛天氏雕像身着苎布衣,手执牛尾的粗狂舞姿尤为引人注目。雕像铭记道:“葛天氏,上古帝王,治世不言而信,不化而行,创歌八阙,开人类文明先风”。由长葛到石固遗址间的市区大道叫葛天路。《吕氏春秋》记载:"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葛天氏是更为远古的部族首领,其民风: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活动地就在今日的河南长葛市,人们正是希望葛天氏那种古朴自然、热情奔放的生活状态长存,才把这里叫做长葛。
河南省长葛地区自古流传着“葛天氏”的传说。葛天氏是与伏羲、女娲齐名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传说其首创音乐,被尊为音乐始祖。葛天氏活动地区长葛可谓中国乐舞起源地。葛天氏是上古太昊伏羲氏部落联盟中的一个氏族,其首领亦名“葛天氏”。葛天氏之所以负盛名,能成为女娲氏之后的第十五任帝王,缘于两大功绩:一是创造“葛天草屋”,解决人们遮风挡雨避寒的问题;二是发明了音乐。吕氏春秋》载:“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葛天氏先民能歌善舞,著名的“八阙”就是他们所发明的,葛天氏被奉为乐舞始祖,得到研究者的广泛认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原所长王永宽介绍,葛天氏之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乐舞,具有源头性和开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