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凤凰山

旅游

灵璧凤凰山

凤凰山是一座头南尾北,伸西翅敛东翅的如凤凰而名的山。

游山的人,从灵璧城西门出发,不到半小时便可到达凤凰山南麓,越过张又和村后沿着崎岖的山路,过高坂,迎面而来的便是一条大山涧,涧深二丈余,路窄仅可容人。往来行人,稍不留意,便有坠入涧底的可能,使人畏而止步。每逢夏雨连绵,山洪暴发,轰鸣奔泻,如银河倒挂。从南涧往北约半里,便是北涧。站在涧北往南一看,可见到一片青石,即所谓的“凤凰眼”。山石嶙峋,形态各异,却如群兽奔涧。原有石桥已倒塌,乱石侧伏,溪水涓涓,细流夺石隙迂流过,境甚幽寂。由于涧两旁丛坟、野草萋萋,颇有凄神寒骨之威。越北涧登二百步,便到山坳。从山坳循石径往南约一里半,便到金马驹洞。洞在一块一丈见方、高约五尺的平面白石下部。洞深约两米,洞口粗可容首,侧耳细听,嗡嗡作响,俗称“金马驹推磨”。实际是山风吹穴所致。洞上面的平面白石,亦是牧童村老休憩的好处所。

由山坳往北,是一条山路。民国时期,县长黎在符修一条直达东庙门的马路,曰“黎公路”,并在山坳路口处竖一“黎公碑”,在离山坳二百多米处原戏台上建一亭,曰“怡柯亭”,也称“黎公亭”。亭高丈余,攥顶,六柱支撑,亭枋刻有流云等图案。游山之人登亭眺望,每当晨暮中午,可见炊烟缕缕,田畴块块,远村近树,令人心旷神怡。 www.laosizhou.com

离怡柯亭往北再登二百米,便到东庙门。庙门东南角有一亭曰“九如亭”,取五福九如之意。实际是庄洪重、张协保、庄可善、丁学友、何旭东、苏宗英、孟康侯、李化普、吕维周等九位老人所建。亭高丈余,四方形,攥顶、仰角、角上系铃。风吹铃响,悦耳动听。亭门朝南,东西两面开窗,窗呈六角形,径约一米。北墙壁上嵌有九位老人新作的诗词等石刻,亭中设有圆桌一张,桌面刻有棋盘,桌的周围设有鼓形石凳九个,供九位老人在重阳节饮宴赏月之用。

东庙会由来已久。每逢农历三月十五,招来百里内外的客商前来与会,牛马猪羊、铁木器具、布匹糖火、香烛饭食,分区设市。戏台前坐满听戏人群,戏台上铜鼓喧天;戏台周围各行各业喊卖讲买,庙门前人声浮动,庙门内善男信女手持香火,络绎求拜,满山遍野,春花烂漫,穿红着绿,游人如织,好不热闹。

东庙门面计四间,西一间是“牛王祠”,另开门。东三间,正开门,门楣上刻有蓝色碗口大的“东庙”三个大字。庙周围砌石墙。东墙外植以翠柏,庙门过邸,东西间各塑一马,东红西白,马童牵引,神采奕奕,甚为英武。出过邸,东原是瓦房三间,南两间是客屋,挂有条屏字画,以供接待宾客。北一间是寺僧觉后住宿的地方。东北边有石碣一幢,由于年深日久,风雨浸蚀,字迹大都模糊不清,刻有“唐尉迟敬德监工”等字样。往北是中殿,门匾刻有“东大帝殿”四个金色大字,高脊锁兽,螭尾插天,升阶入殿。殿中台上塑的便是东大帝,琉冠黄服,扶膝端坐。塑像前置长条形供桌,桌中间置香炉一个,香炉两旁各置炉台一个。供桌东头置斗口大的铁罄一个,供桌两头各塑一神,东边白脸三目,一目竖生在眉间,顶盔贯甲,持站端立;西边塑的则是黑脸圆目,持刀狞视之神。正殿东间,木架上悬有一人高的大铁钟一口,稍微撞击,则轰鸣不已。东间北墙,立碑一幢,刻有明时修本庙时施主的姓名和钱数,以示不忘。从中殿西间出后门不远处,便是后楼,往西北便是关岳祠,祠内有关公和岳飞两位塑像。颂曰:“关夫子,岳夫子,两位夫子;蜀忠臣,宋忠臣,一样忠臣”。出关岳祠东北约三十步便到后楼下,登阶而入,正中塑的是观音菩萨像,素帔彩服,广袖纤指,盘腿叠掌,坐在莲花盆上,眯眼低视,似有所听。观音像东边一米处神台上塑的是抱子、催生、送生、偷生等娘娘的像。除偷生娘娘皱额深目面像狡黠外,其他三位娘娘则面带笑容,十分慈祥,是人求子祝福的地方。观音像西边两米处的神台上塑的是文武财神,是人们求财讨富的地方。后楼楼上,只塑一尊全面全身观音的像,仅有楼下观音像的一半大。

后楼东南角有一棵白果树,据说是唐时贞观年间建庙时所植,树茎之粗,需八个成年人连手相围,高三丈余,柯枝四指,翠叶浓荫,枝杈寄生一棵枸树,茎粗如碗口,白杆绿叶,亦甚茂盛。三夏溽暑,乘凉白果树下,当时热去暑消,久坐其下,又有九秋之感。鸟巢其巅,鸣声上下,宛转动听,有深山空无人、鸟鸣声更清之感。每当夕阳西下,庙宇辉金,白果树如茵,影遮数里,凤凰山又如仙人胜境。

我的个人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