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龙头渚

旅游

无锡龙头渚

无锡市太湖龙头渚自然风景区位于无锡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最南端,面对万顷太湖,背靠灵山大佛,得天地之灵气,沐大佛之恩泽。龙头渚由大储山蜿蜒伸入太湖中腹,形成半岛,酷似巨龙伏卧在太湖碧波之中,故名龙头渚。从龙舌、龙眼、龙耳、龙颈到龙背,全长2500米,这里山不高而层峦叠嶂,水不深而烟波浩淼,山清水秀,是一幅天然的江南山水画。

山上四时佳果不断,水中常年湖鲜不绝,龙头杨梅和太湖银鱼早已驰名江南。人游其上,四周水抱山环,松柏叠翠,气势壮阔;处处曲径通幽,柳暗花明,风景优美。
远眺:万顷碧波,群雁南归;近观:椒山浮碧,帆影鸥逐。波涛与松涛齐鸣,落霞与孤鹜齐飞,更觉湖天壮阔,怡然有超凡绝尘之感。

望龙亭

龙头渚自然风景区有三大观赏龙头渚的观景点,第一个是门口的龙门观景台,第二个就是这望龙亭,至于第三个则在湖中,只有坐船出湖才能真正领略青龙卧波的气势。

望龙亭是陆路观赏龙头渚的最佳处,远远望去,龙头渚犹如一条青龙伸入太湖湖心。据《太平御览》记载:“震泽洞庭山南有洞穴,深百余尺,旁行五十余里,至龙宫。”早期东海龙王的龙宫就在今太湖西山以南的湖底。龙王的龙子龙女们在太湖边留下了许多故事,吴越春秋时,“青龙救吴王”的故事使太湖青龙美名广为流传,唐代的“柳毅传书”又让龙女家喻户晓。
马山

吴越春秋时,马山还叫“夫椒山”,公元前494年爆发的“夫椒之战”就是在龙头南面的太湖水面展开的。相传,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伐越,越国出奇兵后于李(今浙江嘉兴)一举击溃吴军,阖闾也因伤死在败退路上。夫差即位后誓复父仇,令伍子胥在夫椒山操练军队。越王勾践闻讯后,企图先发制人,率领数万人由太湖进军吴国,抢占夫椒山。吴军虽事先未有准备,仓促应战,但由于是在自己国土上作战,占了地利、人和,加上伍子胥指挥得当,遂将敌人打得溃不成军。这一仗是在龙头渚一带水上展开的。传说战前深夜,夫差做了个梦,梦见天上有条青龙告诉他明天将有越军来犯,如果吴军抵挡不住,只要夫差喊三声“青龙救我”,便有应验。第二天果然一切如梦中所示,紧急关头,夫差仰天高呼,于是便见一条青龙自天而降,伏进太湖中化为陆地,吴军弃舟登陆,士气大振,矢箭如飞篁般射向对方战船,越军损失惨重,大败而逃。从此那条青龙不再回转天庭,变成了龙头渚。

1994年4月1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为其题名,并盛赞道:“龙头渚,景色胜天堂”。
龙头渚还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江南胜迹,马山古称夫椒山,早在2500多年前,吴王阖闾就在这里建避暑宫,造太湖画舫,创太湖船菜,开度假旅游之先河。
公元前494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战,吴王夫差大胜越国的夫椒之战就暴发于龙头渚周围,至今尚留当年吴王亲自擂鼓的战鼓墩遗址。
2000多年前,秦始皇东巡会稽,神马在此停留,并留下四个马蹄痕迹,从此夫椒山改名为马迹山(现简称马山)。此后历代文人在此墨迹不断。
太湖龙头渚风景区是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继灵山大佛之后的又一力作,1998年4月5日开始,由马山旅游开发总公司负责开发建设,历时三年,至2000年10月1日一期工程建成开放。
我的能力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