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哟,今天是五一的第一天哟,你去哪里玩耍了哟,有木有去洛阳玩耍呢哟,有没有给我打电话呢哟,哈哈,我大洛阳可是很热情好客呢哟,只要你有足够的money啦,哈哈,前两天,我带大家欣赏了我们大洛阳的八大美景啊,怎样?美不美啊,今天呢,我们啊,来欣赏一下,这洛阳城里,还有一个美丽的小八景,嘿嘿,迫不及待了吧,跟我走啊!
小八景NO.1东城桃李
东城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皇城以东的所谓“夹城”,位于太子居住的东宫以东和含嘉仓城以南。是尚书省、太常寺、大理寺等国家机关的驻地。“东城桃李”的美景并不在这个官府林立的是非之地内,而是在它以东的隋唐故城东外墎城之中。这里是隋唐城的东北偶,拥有19个井然有序的里坊。是漕运干渠与瀍河的交汇之地,为繁华的闹市中心和水路交通要冲。由于河渠两岸榆柳成荫,大街小巷桃李列行,所以每至孟春之月,人们往往结伴畅游,无不醉心忘返。“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更有意境的是唐代刘希夷的《白头篇》:“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谢白头翁。”据说《红楼梦》中的《葬花吟》就是这首诗的模拟。 这首诗尚有一桩疑案,据《唐语林》载:诗原作为刘希夷,而其舅宋之问为得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竟用装土的袋子将刘希夷压死,所以《唐诗季事》说:刘希夷"诗成,未周岁,为奸人所杀"。
小八景NO.2西苑池塘
西苑池塘盖为西苑废弃之后,还遗存的一个人工海,因景色佳丽,而被宋元列为洛阳八小景。西苑建于西元605年5月,是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时所建的皇家园林。隋时,又称会通苑,它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华丽的园囿之一。北至邙山,南抵伊阕,西边一直到今天新安境内,周围二百余里,如今在其旧址上的西苑公园和牡丹公园仅占其很小的一部分。西苑南部是一个水深数丈,方圆十余里的人工湖,湖上建有方丈、蓬莱、瀛洲三座仙山,高出水面百余尺,相隔三百步,山上错落有致的亭台月观,内置机关,或升或降,时隐时现。 有若神变。其静之美、其动之奇,令人恋而忘返。西苑北面是一条蜿蜒盘亘的大水龙,名为龙鳞渠,依地形高低而曲折跌宕,流入湖中,遂与南部连为一体。各具特色的十六宫院面渠而建,其内殿堂楼阁,构造精巧,壮观华丽;其外流水潺潺,飞桥静卧其上,过桥百步,即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微风吹过,杨柳轻扬,修竹摇曳,曲折小径,奇花异石,亭台楼榭,隐藏其间。其中有“八面合成,结构之丽,冠绝古今”的逍遥亭,还有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品名多达二十余种。 西苑之中,奇山碧水,相映成趣;亭台楼阁,巧置其间;流水缭绕,绿林郁茂。殿堂面渠而建,如龙之鳞,宛若天就。西苑建成后,隋炀帝非常满意,频频游幸,尤其喜欢在月朗星稀之夜,领宫女数千,骑马踏月游玩。月色下的西苑,更加美丽俊俏,使得隋炀帝诗兴大发,遂作《清夜游曲》,令宫女马上奏之,别有一番情趣。 唐初,西苑改名为芳华苑;在武则天时,洛阳荣升为神都,西苑则随之被定名为神都苑。唐代和武周有高宗、武则天、中宗、玄宗、昭宗、哀宗六位皇帝先后移都洛阳,历时 长达40年之久,作为皇家园林的西苑,范围虽有缩小(周围126里),但是 风光依旧不减当年。仅高宗显庆年间建的宿羽、高山两宫,费银就高达3000万,西苑的俊美壮丽,由此可见一斑。 宋元以后,古都洛阳日渐衰落,作为皇家园林的西苑亦不免败落下来,但它在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地位却不容抹煞。西苑以人工湖为中心,湖上建山,湖之北所建各样的十六宫 院,形成“苑中园”的特色,开创出别样的离宫型皇家园林,成为清代圆明园的滥觞。
小八景NO.3石林雪霁
石林雪霁是一个嶙峋耸立,冰雪覆盖,风霜酷寒,别有天地的景致,其位于洛阳东南约30公里偃师水泉石窟以西的万安山上,这里海拔937.3米,是洛阳附近较高的山峰,为古都之南的天然屏障。这座山巍峨入云,林木葱茏,所谓“皇宫对嵩顶”,“云收中岳近”的诗句,便是指洛阳皇宫遥遥与万安山相对的形势。万安山又称“玉泉山”,《名胜志》说:“玉泉山在洛阳东南三十里,上有泉,水如碧玉色。泉上有白龙祠,祈祷甚应。”今山腰间不仅白龙祠依旧存在,祠侧还有一座玉泉寺,宋代欧阳修就曾游于此寺,并特撰文以记。祠,寺之前有一潭池,水清见底。山顶建有全石结构的祖师庙,其势雄奇难至。不过万安山上最令人惊叹的还是那峻极连天的峰峦,有的挺拔林立,犹如刀削斧劈一般,有的则象斜生的笋尖,可攀缘而上。每至冬季山巅积雪颇厚,犹如批上了一层银白的素装,而当雪住天晴,暖阳的光辉洒遍满山的时候,石林就会反射出绚烂的光彩,与壮丽的古都互相辉映。如果三伏炎夏季节,等上峰顶会使人立刻有“清凉到此顿疑仙”的感觉。
小八景NO.4龙池金鱼
“郭外探芳径,悬挂万树清。台高风气肃,龙卧水华磬。翠阁凌霄汉,雪山列障屏。倚栏频送月,瑶草媚沙汀。”这是明代张美写的《九龙含翠》诗。诗中描写了洛阳龙潭寺和龙池沟高台翠阁,池清花磬,葱树高悬,雪山列屏,且有幽曲芳径相通的宜人佳景。此间便是龙池金鱼一景的所在。沿洛宜公路南行十多公里到延秋,再西行到龙池沟村。这儿是洛阳高新区辛店镇与宜阳县交界处的丘陵山区。在龙池沟村北边的幽谷中有一股潺潺泉水,顺泉水上溯即可发现一座寺院,名曰九龙圣母庙,又名龙潭寺。在庙的前边有一个砖砌圆水池,池中有泉,长年水流不断,相传这就是“龙池” 。据说这里原来殿堂宏伟,颇有气派。龙池中有红、白、黄、青、黑五色鱼360条,为天然所生,无需人工饲养,成为河洛一绝,由此命名为“龙池金鱼”,历史上被定为洛阳八小景之一。但是,龙潭寺至明代遭到了破坏,大书法家王铎的《龙潭寺》诗写道:“南别关河野寺行,澄潭犹在半崖倾。残花不画英雄泪,旧磬如闻铁马声。龙去山空圆月古,狸穿冢断浅云横。禅房灰劫须臾事,不独元戎感慨生。”由此可见清初的龙潭寺已是残垣断壁,野兽出没,荒废不堪,一片凄凉的景象。所以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了日寇监禁民夫的集中营。现唯存一龙潭池,60年代池中又惊奇的生出妩媚多姿的五色金鱼,不幸有人竟用炸药捕鱼,致使金鱼绝种。
小八景NO.5伊沼荷香
伊河是洛阳境内第二条大河,从龙门山口入境,东北至偃师市注入洛水,沿岸沟渠纵横,土壤肥沃,唐、宋名人裴度、白居易、富弼、司马光等的别墅都建筑在这一带。池沼花木之盛,屡见于诗人们的歌咏,尤以荷花胜于他处。至今伊河沿岸的村庄,还是产藕的地方,每到夏季,村庄的护寨河里荷花盛开,微风吹来,使人暑意顿消。
小八景NO.6瀍壑朱樱
瀍河穿过邙山时,两岸峭壁耸立,沟壑深邃,人们便在沟底沟坡密植樱桃。春天一到,樱桃沟里沟沟岔岔,开满一簇簇洁白的樱桃花,迎风摇曳、鲜艳娇丽,馥郁的芳香扑面而来。几天工夫,万树银花突然变成了满沟金果,红艳艳、亮晶晶,似珍珠,像玛瑙,令游人心醉。所以,“瀍壑朱樱”被列为洛阳八小景之一,哈哈,这个樱桃沟啊,可是好地方,樱桃遍地是,可以随意采摘的呢,我就很喜欢去玩,可以吃,哈哈,后期节目会为大家呈现的呢!
小八景NO.7午桥碧草
午桥即指唐宰相裴度和宋宰相张齐贤的午桥别墅。当年,裴度退隐,于午桥置别墅,种植花木万株,中起凉台暑馆,常与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畅游园中,吟诗抚弦。至宋代张齐贤罢相归洛,得午桥庄,有池榭松竹之胜,不由赞曰:“午桥今得晋公庐,水竹烟花兴有余”今天洛阳市东南8公里伊河边的午桥村为当时故址。
小八景NO.8关林翠柏
“关林翠柏”是洛阳八小景之一。洛阳有句俗话叫“关林里的柏树数不清”。关林古柏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不仅多,而且长得奇,有几株身上还附会着美好的传说。 柏上松——在一棵巨柏的枝干上,奇怪地又长出了一棵小一点的松树,而且长得枝繁叶茂,直插云霄。这是咋回事呢?传说,农历正月十三,是关公的诞辰,每逢这天,来关庙烧香祭奠的人成千上万。由于关公被奉为三界伏魔大帝,所以,全国各地的百鸟也要赶来朝拜,以求关帝保护它们那弱小的生灵。有一年,住在西岳华山上的黄鹂鸟衔了一颗松子,不辞辛苦,带到关庙,作为祭品献给关帝。供桌上摆放的是人类的心意,这黄鹂就把松子放到了巨柏的树洞里,并祝愿松树蓬勃生长,象征着关帝品行如青松,长青不老。天长日久,柏树上这松树就长成了大树。龙头凤尾柏——关陵大殿东西两侧有两棵古老的柏树。西边那棵,有一枯支下伸,形似龙头,人称“龙头柏”,东边那棵,树根裸露甚多,成扇面形,且环纹甚密,活像凤尾拖地,故称“凤尾柏”。传说中,此二柏是真龙真凤变的。而龙凤何以在此呢?原来,三殿早年曾供有关羽秉烛看《春秋》像、出行像和睡像,这些像塑画得神形兼备,呼之欲出,活灵活现。三殿因此也称作“寝殿”。后来,百兽之王东海的龙王和百鸟之王南岭的金凤出巡时,看到每至傍晚,那塑像真的变成活人,关公帝君竟趁着微弱的月光翻看书卷,批阅公文。于是,龙风赶紧落下来,栖息在两棵大柏树上。龙眼如灯,凤尾放光,照得庙内通明,即给关帝夜读照明,也像大臣值日似地恭候关帝。天长日久,龙凤和柏树长成一体,龙头变成了柏枝,凤尾变成了柏根。旋生柏——关林的柏树,有两株枝干旋转着生长,密密的树纹扭着许多圈儿,象麻花一样旋转而上,显得十分奇怪。据传,这是关公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后,常乘着一股白烟,旋转着升到空中,去各地降除妖魔精怪。升天的次数多了,气流就把柏树旋成了扭腰麻花似的样子,大家还记得我之前的一期栏目吗?就是专门讲解关林的那一期啊,里面就和大家介绍了一下这柏树,怎么样,是不是很神奇呢?
哈,终于让我把这洛阳八小景的资料给弄齐了,串联在一起,小弟好不容易的呢,所以,一定要给我打豆豆哟!嘿嘿!
那么,今天的《小钰子带您游遍洛阳老城区》就到这里啦。谢谢您的观赏
我们下期,再会!
我的能力秀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