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旅游风景——商均墓&木兰祠

旅游

家乡美★☆旅游风景——商均墓&木兰祠

商均是舜帝的儿子,商均被舜认为只知道唱歌跳舞,却不会治理朝政和国家大事,因而史书记载和民间对他的传说故事就特别地少。
商均墓位于今虞城县城北12.5公里的利民镇杨庄村西南,墓冢残高3.8米,面积960平方米,是历代的虞城风景名胜之一。古代有“祠宇一所,望若峻岭”,到清雍正十年(1732年),又建社稷商均坛,每年春秋举行祭典活动。刘咸云的“商均封国古虞城,尘迹荒凉草树平”,范良彦:“商均遗址枕城荒,封邑千秋事渺茫”,马聪:“帝子升仙永不归,空照片碣照斜晕”,张嵩诗“世传城北商均墓,岁月萋然野草青,天位不升遗骨在,地人瞻望忙虞廷”,都笼统地记载了商均墓在虞城的史实。

木兰祠始建于唐代,位于河南商丘市虞城县。金代泰和年间(1201年-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今河南商丘)谷熟县(今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至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