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山是个好地方

旅游

回龙山是个好地方

一、七大游区

1、新建门楼区

新门楼建于2004年3月,门楼匾额"南楚灵山",原系清朝中兴名臣左宗棠亲书,后因世事沧桑,几经周折,真迹已不复存在。重修山门,由原中共宁乡县委书记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厅长、省人大常委杨世芳老人重书。

"神奇、灵秀"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亲笔题词。

2、佛笑园游区

原建有一座弥勒笑佛,高约20多米,因年久失修坍塌,仅存门楼。意在笑佛笑天下蝇营逐利之人,容世俗红尘烦恼,即劝世人不为名利所忧。

3、半山亭游区

半山亭有报信土地神,原土地神龛上有匾额"如在其上"四个大字,寓意一切神灵都高于凡人不可亵渎,到此香额是求土地神呈报诸天菩萨的第一站,神灵有序受领,有求必应。

报信土地神旁原建一座古凉亭,后被毁。传说乾隆皇帝以"江南游子"身份南巡时,登山在此歇脚,与山民交谈,了解民间疾苦,后人在此建凉亭以示对乾隆皇帝的纪念。

4、山门游区

白云寺山门,建于康熙年间,是现存最古老建筑。长五十余米,高11米,厚1.2米,用山石泥土夯筑垒砌而成。

正中的门匾:"南楚灵山"

两侧门联:"灵山开觉路,南楚点迷津"

这完整的门匾、门联是清代中兴名臣、内阁大学士、陕甘总督、加封太子太保衔左宗棠游回龙山时亲笔所书,其意是点化世人忘却功名利禄,四大皆空,普度众生,劝戒世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5、寺门游区

白云寺于858年系僧光恩禅师创建,至今1140多年。寺庙经历代多次重修和扩建,明末清初后,逐成规模。殿宇僧房依山就势建造,青砖黛瓦,高脊垛墙,错落别致,独具品味。

全寺有房屋300多间,寺房交连重叠,明暗幽深,身临其境,如走迷宫。寺庙主要由山门、牌门、大雄宝殿、诸天殿、禅房组成,现这些建筑均为重建。

昔日回龙山寺庙常住僧人近百名,供奉二十四位诸天佛祖神像,接待求神佑助香客。来回龙山香客遍及洞庭湖区和湘中十多个县市及外省及回家探亲的台湾知名人士和海外华侨。远道香客食宿山上,最多的一晚可达1300多人,曾誉为"宁乡大饭铺"。山上曾有"日有千人朝拜,夜有万盏明灯"之景观。

6、寺内游区

大雄宝殿前面两株千年银杏古树,饱经沧桑,老干虬枝,密叶托云,是白云寺历史兴衰的见证。

大雄宝殿是白云寺主殿,正面供奉着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两侧有序的排列十八罗汉,威严肃穆,金光四射,神威无量。

诸天殿是白云寺最大的殿, 山斗拱,殿宇轩昂,建造高大,独具一格,昼夜香烟缭绕,香火盛存。

诸天殿正面供奉着头戴天冠、胸佩珈珞、手执仙草、肩披轻纱的观世音菩萨坐像。两旁整齐的排列着仪表端庄、形态各异、威武逼真、尽展神威的二十四位诸天菩萨。

7、后山主峰游区

寺庙后山,白云窝。白云窝是秀美的天然盆地,方圆百亩,内有参天古树,遍地幽篁,杨柳池塘,粮蔬垄亩。

经白云窝盆地,穿过枫叶吐雾、菱塘晚风,登阶穿云之景,到达主峰山顶--灯盏窝。

圣帝殿建于主峰灯盏窝山顶,殿内有圣帝爷大尊佛像,殿内整洁大方,有肃然虔敬之感,自然的烧香烧纸,跪拜求神。

站在圣帝殿向四周遥望,宁乡方圆几十里的山河、田野,尽收眼底,人们自然间激情奔放,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二、八大景物

1、仙岩瀑布(笑佛园游区)

深谷下面,沐仙潭尾,樟木坑谷口两侧悬崖对峙,峭壁凌空,怪石垂松,千姿百态;下有幽深洞窟,神秘莫测。岩顶谷口瀑布,从天而落,高挂数丈。尤其是春夏两季水泻飞奔似练,溅珠腾雾,声震林谷,十分壮观。

注:据史料记载,相传唐代赤脚大仙在此修道显灵,常聚众仙相会于此处沐浴、观赏瀑布。

2、蟾谷嘘虹(笑佛园区)

聚仙岩下有一古井,圆苦明镜,水味甘甜清润,堪称仙迹。井内有一三足蛤蟆,大如斗,声如雷,雨后嘘气成虹,人常见之。此景奇特。昔有诗云:"山前雨后复斜阳,一道长虹七彩光。谷底谷底蟾蜍偏媚俗,大嘘瑶气作华章。"

3、云关锁翠(山门游区)

"南楚灵山"山门处,便是"云关锁翠"之景。"云关",上有高山对峙,下有幽谷悬崖。山门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奇。"锁翠",高山两侧,佳木葱茂,荫茏蔽日,如曲径通幽,由山 紧锁。

4、鱼山夜月(寺门游区)

回龙山白云寺庙宇,脊靠"观音 ",面对斋饭山,侧伴木鱼山。大雄宝殿、诸天殿正对面一小山,山峦小巧灵秀,酷似一碗"斋饭",供奉佛祖斋食。斋饭山左侧一椭圆形小山,又酷似僧人法具木鱼象征僧人天天备用斋食,敲打木鱼,虔敬神明。木鱼山树木婆娑,青峦滴翠,尤以夜景最美,是赏月的最佳去处,称"鱼山夜月"。

5、石磴穿云(后山主峰游区)

后山上游,近峰顶之处,有一条白来米的麻石磴路,形似天梯,,即"石磴穿云"。在接近峰顶之处,有一条百米麻石磴路,形似天梯,以接游人,这就是所谓"石磴穿云"。人站在石磴尽处,白云寺全貌呈现眼底,历经此处,确有"行过石磴云中路,山水楼台别有天"的情感。

6、凌塘晚风(后山主峰游区)

白云寺盆地内,有池塘四口,水面八亩,以寺侧左面菱塘最大,池塘水面清澈如镜,主峰倒翠其间,若隐若现;池岸杨柳垂依,与塘内菱叶争芳。春复之季,蛙声阵阵,晴蜓点水,鸟语蝉鸣,雨燕穿云。每当暑季,斜阳夕照,清风徐徐,水色山光融于一体,耐人寻味。

7、枫叶吐雾(后山主峰游区)

回龙山丛林茂密,古木参天,尤以枫木为盛。春雨群芳吐翠,秋霜红叶飘香,远眺近观,层层入画。此处地势高,云雾缭绕,寺院琼楼,画阁朦胧;枫林雾荡,雾涌云移。物有静动沉浮之姿,人有腾云驾雾之感。身临其境,景醉情迷,似置人间仙境。

8、远岫横琴(后山主峰游区)

站在峰顶眺望,绿野平畴,沩江似练,苍茫大地,海阔无量。西边望百山峰高耸入云,如鹤立鸡群,格外醒目。峰下群峦起伏,脉舞苍龙。群峦中一岩体石山,横卧在回龙山后山处,若似一张古琴,有诗赞曰:"西边远岫似横琴,玉轴微弘隐翠岑。千古不闻弹一曲,高山流水待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