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宁明花山岩画完成最后一处脚手架的拆除,标志着历时5年的宁明花山岩画本体抢救性修复保护工程正式结束。该工程主要针对岩画风化、开裂的病害,加固修复总岩画面积达8000平方米。宁明花山岩画整体画面将在没有遮拦的情况下重现于世人面前。
左江花山岩画主要分布在崇左市宁明、龙州、江州、扶绥等4县(区)境内的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在一段长达105公里的河段里最为集中,共分布着38个岩画点。这些由古骆越人绘制于周代至汉代、距今2000多年前的岩画,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图像众多,举世闻名。
据广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办公室介绍,目前,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包括的38处岩画点的保存现状均十分良好。除少部分因风雨侵蚀使一些沉积物覆盖在岩画表面,以及因局部岩石风化致使岩画随石脱落外,绝大部分至今仍以清晰可见的面貌呈现在崖壁上,保持着原貌。
近年来,广西多方筹措约1亿元资金投入花山岩画的抢救和保护,共先后实施了3期岩画保护维修工程:2011年3月,花山岩画第一期区域修复保护工程实施,共加固危岩体或开裂岩体3377块;2012年10月和2013年10月,依次进行了二期、三期区域修复保护工程。
记者了解到,岩画保护目前仍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因此,左江花山岩画的保护工作采取了以宁明花山岩画为先导和重点的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