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500里桃花山

旅游

龙泉寺:500里桃花山

"法不孤起,遇缘即应;道不虚行,遇境方生。”

东晋以前,出家僧众皆从师姓,师父姓什么,徒弟就姓什么。这种象不利于佛教的发展,也十分不如法。道安大法师独具睿智,根据《涅槃经》认为“众流归海,天下佛子皆是教主释迦牟尼的弟子,皆应姓“释”。大法师的这一非常如法的号召,立即得到了所有佛弟子的一致拥护。从此,天下佛子悉皆姓“释”。佛教也因此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道安大法师还是丛林清规的真正创始人。出家僧众二六时中,如何行持,寺院轨范,上香、供佛,法师早有规定。布 萨忏仪,法师亦作了详细的交代。怀海禅师只是奉旨综合总结高僧祖师的论述,在百丈系统地,全面地提出了丛林的一套清规,皇上再颁行天下的。其实,丛林清规的开山鼻祖应该是道安大法师。

龙泉寺就是道安大法师创建的。

时值战乱,道安大法师率惠远等众弟子南下。途径荆州桃花山,恰遇暴雨,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大雨稍停的间隙,道安大法师与众人登山远眺,观望风水。见桃花山如一龙伏地,起始向南,连绵不绝;百泉汇流,群湖环抱,风景秀丽,非常适宜建立丛林,安僧说法,度化众人,逐法心建寺,取名“龙泉寺”。

净土宗的开山祖师惠远大师即是道安大法师的高徒。惠远大师在龙泉寺听道安大法师说法,演说妙音,跟随师父左右,修持布道,乱世度众。慈悲接引,善巧开示,随机应化,一代宗师逐渐成长起来了。后来,惠远大师遵从师命,东移南下,在九江庐山亦创建龙泉寺,开辟道场,安僧说法。随着来寺僧众的日益增多,房舍已容纳不下,惠远大师遂在龙泉寺东面建一丛林,取名东林寺。惠远大师开辟道场,集结名士贤众,联络高僧大德,结成莲社,专持名号,发愿往生,个个得道,人人证果,终成一代宗师。从此,净土念佛法门盛行。

龙泉寺历朝均有高僧住持,香火鼎盛。

世事无常,佛法无边。龙泉寺虽几经兴废,然中兴有望。

龙泉寺位于湘鄂赣交界处的桃花山麓,风景秀丽,依山傍水,群湖环抱,翠竹掩映,松柏长青,鸟语花香,环境优美。龙泉寺北临长江,南望洞庭湖。东抵岳阳楼,西靠古荆州。龙泉寺地处500里桃花山的龙头,如一巨龙昂首向北,气势磅礴,“饮尽长江水,游戏婆娑界”。洞庭湖大桥与荆州大桥的相继通车,如锦上添花,使得交通更为便利。天下闻名的岳阳楼距寺院只要80分钟的车程,从世界著名的荆州古城乘车到龙泉寺也只要2个小时。

龙泉寺座西向东,依山势层层递升,已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客堂、护法殿、僧寮等建筑,晨钟暮鼓、经声佛号、梵音远播,法音响彻大江两岸,法螺遍及湘鄂赣边区。

祖师道场,复兴之责,全靠十方大德。龙泉寺是道安大法师与惠远大师创建的,是祖师大道场。只有海内外护法齐心护持,共同加持,重兴祖师道场才有可能。

500里桃花山、山势雄伟,地处湘鄂赣边区,属江南名山。龙泉寺是祖师所创,复兴有必要。莲宗鼻祖惠远大师成长得道于龙泉寺,在龙泉寺修建全世界最大的念佛堂,也是缅怀祖师、追随祖师的表现。

在念佛堂周围同时筹建住宿楼。“茶禅一味”茶艺斋、安乐堂等配套建筑。念佛堂新址坏境幽静,位于龙泉寺观音殿之后的山坡上,登高远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顿时神清气爽,在此念佛岂不快哉!在此念佛也决能往生。这里是最理想的通往西方极乐的好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