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五峰镇

旅游

长阳—五峰镇

五峰镇属武陵山支脉,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五峰镇心,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旧县城所在地。2011年4月14日,《民政部关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的批复》(民函[2011]94号):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由五峰镇迁至渔洋关镇。五峰镇东与长乐坪镇交界,西与采花乡相连,北与长阳县接壤,南与湖南省毗邻。全镇辖3个社区居委会,18个村,17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886户,其中农业户数7791户,27002人,非农业户数3578户,12170人。全镇国土面积456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84666.6公顷,年末耕地3070公顷,退耕还林48公顷,水田91公顷,旱地2979公顷。
长生洞位于五峰镇南4.5公里,鸦来公路两侧150米处山腰,海拔680米,距今已1亿4000年,有一洞口高悬天池河畔峭壁之上。此即有"地下龙宫"之称的长生洞。长生洞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溶洞,结构非常复杂,纵横交错,回还曲折,有厅堂、长廊、峡谷、地下河,自然进出口三个,洞高50-100米,纵深300米,南北横跨1500米,上下5层,高约50-100米,洞中石柱、石笋、石藻、石花色彩斑斓,多姿多彩。有专家称赞为"溶洞之冠,国之瑰宝。"现已开发1500多米,五个景区:东宫、石林、天台、长廊、灵隐宫,一百多个景点。

长生洞内的景观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有的像飞禽走兽,有的似活动人物,有的似水晶珊瑚,似田园山庄,美景目不暇接。诸如"断臂女神维纳斯"、"唐僧西游图"、"凯旋门"的造型栩栩如生,让人惊叹倾倒。长生洞冬暖夏凉,是休息、游玩的理想之地。据说公元前11世纪,土家族祖先廪君常带领家人、兵丁长期在洞中居住游玩,用洞中山泉和苞谷酿造"土家老烧"美酒,饮后长生不老,过着神仙般的生活。相传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从长沙领兵入川,途径长生洞,特意在洞中休养七天后,精神大振,气宇轩昂,惊叹"洞中居七日,世上几千年。"

距五峰镇西北10.5公里,为四面绝壁的高山古寨,称为白溢寨。是古代土家部落首领的军事险隘,多为山石所垒,内除居民房舍外,有土司唐镇邦帅府遗址,还有古树、怪石、奇洞、异穴等等。据《长乐县志》载:"白溢寨高数千仞,春夏之交,雨霁天晓,东望宜昌、枝江,江水如带;西望蜀山娃娃寨等处如蜂房;南望湖南诸山,如点点青螺;北望施州郡界,若隐若现……,询邑中登览胜区也。"所以白溢寨素称"邑中登览胜区。"

白溢寨寨顶总面积20平方公里,主峰2320米,为五峰第一高峰,华中地区第二高峰,仅次于神农顶,山体险峻雄伟。据载,清嘉庆元年(1796年),长乐、长阳一带白莲教首领林之华、覃加辉等率众踞此,清廷派威武侯额勒登保统大军围剿,造大炮轰击,白莲教终因粮尽难支,相携跳崖殉难,现今白溢寨尚有"藏军洞"、"隐洞"、"寨洞"等遗存。

白溢寨有众多神秘的自然景观。特别是在主峰北侧的前夹湾,有一暑天自然冰穴,其范围宽1米,长50米,每当三伏盛夏,临境寒气逼人,水气凝成巨大冰块,一过伏天冰即消融,冬季反而暖气腾腾,此处引来不少游客驻足考察。

白溢寨上人文古迹繁多,古土司衙门、月拱桥、望湖楼、仙女观都有数百年历史,遗迹尚存,古朴的土家民居星罗棋布,与竹林、棕树相映成趣。四十八股清泉在寨上处处喷涌,汇成清溪,构成一幅寨上江南的美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