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黄河入海处,“益焚沼泽”在烈山。
历史文献有记载,八千年前东海沿。
烈山一条大裂谷,熊熊地火燃半天。
史前一座烈女庙,青史留名芳万年。
天气十分凉爽舒适,舅舅开着车,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前往大裂谷游玩。
到了大裂谷,眼前的景象立即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我傻呆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好壮观的一座大山啊!
走进潮湿阴暗的山谷里,说话声震荡的回音四起,心里不由的产生了恐惧感。抬头向山顶上望去,凸出的石块上竟然长着一颗挺拔的小树,我心里默默地为小树祈祷,希望他永远生长下去。
走出裂谷,觉得天空更加明亮灿烂,我们开始登山了。山路是用石块凿成的一个个台阶,经过一段漫长的跋涉后,我们终于登到了山顶。疲惫不堪的身体一下子有了精神,山峰上彩云翻滚,凉风习习,真是登高众观天下小。脚下的迷人风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好一派多姿多彩的景象,大自然造就的一切生命,都在一步步完成自己的使命。
在一片金色的余晖照耀下,我们就要离开了,眼前的一切将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里,恋恋不舍的跟着大人下了山。
虽然我们精疲力尽,大汗淋漓,但是我们心里是美滋滋的。大自然原来是那么奇妙、美丽、神奇,我更爱大自然了!
【介绍】烈山以山形大裂而名,以盛产煤炭而名,更因炎帝的名字“烈山氏”而名。她的名字可以追溯到上古舜时代,是皖北在《辞海》、《辞源》、《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唯一入注解条目的地方。烈山海拔182米,南北长400余米,山体从中间裂开,分东西两部分,中间宽20多米。
传说远古时期,烈山煤气瓦斯外溢,遇到雷电起火,夏季火势最旺。春秋《列国志》载:“大禹治水,烈山焚泽”。“焚”是烧,“泽”是汪洋,即烈山之火日夜在汪洋大海中燃烧。直至现在,烈山大裂谷中仍可见火烧岩石的痕迹。
复制去Google翻译翻译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