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城的简介

旅游

会城的简介

  新会是我的故乡和家乡,给大家介绍了那么多新会的特产、名胜古迹、美食等,是时候给大家简单介绍新会的概况了。

  会城街道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政府所在地,是新会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通信、贸易的中心,位于新会区北部,北靠圭峰山、云峰山与蓬江区的杜阮镇、白沙街道相连,东隔江门水道与江海区的礼乐街道、新会区的三江镇相望;南隔银洲湖与双水镇相望;西隔潭江及其支流与司前镇、大泽镇及罗坑镇相望。总面积140.66平方公里,总人口265975人(2006年)。 现有行政区域140.6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65170人,辖下13个居委会,29个村委会,会城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进步,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及农村经济均蓬勃发展。2001年会城街道办事处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07亿元,2010年新会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53元,会城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9036元。是全国著名侨乡。现为全国卫生城市,先后被授予江门市先进党委、江门市明星镇、广东省企业百强镇和“中国乡镇之星”等美誉。会城是新会城的简称。

  改革开放以来,会城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进步,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蓬勃发展。2001年会城街道办事处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07亿元,增长11.52%;工业总产值60.45亿元,增长12.16%;农业总产值3.06亿元,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857亿元增长43.62%;税收入库2.4553亿元,增长38.93%;实际利用外资1813万美元,增长16.5%;外贸出口总值5500万美元,增长27%。会城街道是江门地区第一个实现财政收入过亿元的镇街。原会城镇撤镇设立街道后,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领跑江门各镇街发展,成为全市镇(街)经济“排头兵”。在继2003年镇级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后,会城财政收入连年增长,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全街道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33亿元,并且工业总产值也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04.96亿元。会城食品产业历史悠久,有百年品牌“大有”凉果,还有港资企业李锦记食品公司。新会李锦记也是新会区食品产业的“龙头”,尤其随着李锦记新会生产基地落成,以及营养保健品项目投产,新会李锦记集团继续做大,产值已突破10亿元,并成为全区首家年纳税超亿元企业。新会李锦记食品有限公司还成为中国第二大酱油生产企业,李锦记酱油还先后获得“中国名牌产品”、“香港卓越名牌”等称号。

  街道还将配合新会区政府建设好“休闲之都”,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促进商贸和农贸经济的发展。会城历史悠久,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一株榕树便天堂”的“小鸟天堂”、雄奇古刹的玉台寺、历史人文景观梁启超故居、纪念馆等景点。

  会城物华天宝,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主要种植水稻、水果、蔬菜、花卉及水产和生猪养殖等。会城素有“葵乡”的称誉,蒲葵工艺品驰名中外。通过积极发展“三高”农业,按照各区的地理特点和特色品种优势,大力发展区域性的产业带和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特色品种有天马的冰糖杨批、梅江的威廉斯香蕉、九龙的南美白对虾等,农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生态农业、效益农业稳步发展,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积极发挥区域优势,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