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子街曾是全省闻名的一条街,它南起北门吊桥,北至西坝口,长不足一里,街宽仅有数尺,两侧店员可以隔着街谈心。”说起坡子街,年近八旬的居志毅老人娓娓道来。
坡子街的形成缘于两次工程。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开挖直通长江的济川河道,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在城北门外修筑河坝,阻隔上河与下河水流。筑坝后,东西两坝坝口及沿北城河地段成为盐务转运中心,粮行、油坊、栈房等沿河岸开设,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坡道,这就是坡子街。
明清时,坡子街已成为里下河地区商贾云集的闹市,农产品的集散地。近500米长的街面容纳了100多家店铺,绸布店、百货店、五金店、药房、银行、银楼、饭馆、烟酒店、纸店、浴室鳞次栉比,繁华景象,名冠江淮。居志毅老人说:“天福布店、功德林素菜馆、一美酱园、德新元药店、绿雨楼茶社等老字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到了坡子街没有买不到的东西,没有尝不到的新鲜。”
据了解,坡子街的商品零售曾占市区商品零售的90%,泰州的百年老店十之八九发迹于坡子街,在这条六百多年的老街上,上演过无数财富传奇。
改革开放以后,这条有着众多荣耀的老街日显沉寂,除了中百一店依然昂首屹立,维护着坡子街昔日的尊严外,其余众多老字号大多风光不再,改行的改行,易业的易业。坡子街成为街道狭窄、商业点零散、商业经营模式相近的名符其实的老街。江苏省社科院泰州分院副院长汤卫国说:“传统业态已难以满足休闲式消费、体验式消费等新式消费的需求。这是坡子街魅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作为一个拥有500万人口的地级市,泰州无疑需要一个更能够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现代化商业中心。
居民王先生说:“要说商业中心,老泰州都认可西坝口、坡子街。我小时候就总跟着大人在这条街上买衣服、买年货,当时觉得没有比中百一店更大的商场了。还有国副,一到过年,店堂里提前多少天就开始‘从人头上接钱’,印象太深了。”据了解,本次改造是坡子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由于地处老城区黄金地段,商铺林立,居民住宅稠密,拆迁工作进行了两年多。项目推进的强大动力是对再续六百年来商业神话的预期。宝江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建国说:“商业点比较分散,没能形成更有效的聚合力是坡子街辐射能力不够强的原因之一。新坡子街将形成以坡子街商业中心、中百一店为核心,具有强大聚集力和辐射力的新商圈。” 业内人士分析,在心理认知上,坡子街作为泰州的标志性地段,有着600多年的历史和100多年的商业繁荣史,商业文化积淀深厚,在市民心中有着超乎寻常的认同感,因而人气十分旺盛。地块拆迁后,坡子街周边人流量每小时仍在2.5万以上。
在地理位置上,未来的坡子街商业中心北与中百一店毗邻,西至新民街,南有泰山购物广场,东至东河路,周边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业态齐全,商业氛围浓厚。这些都是形成新商圈的有利条件。对于未来的商业中心,消费者心里已有期待。
居住在坡子街附近的居民张华说,海陵区对周围市区的商业辐射力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成气候的大商场东一个西一个。看南京新街口、上海南京路,大商场一家靠一家,形成了黄金商业圈,影响和辐射力就大。
喜欢逛街的海光幼儿园李老师说,泰州人的生活水平并不算低,但是女士服饰的选择余地却比较小,她的不少朋友都宁可趁着节假日到外地买衣服,她希望未来的坡子街商业中心能够多引进一些上品位的服饰,省得为了买衣服而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