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旅行路线图(一)

旅游

徐霞客旅行路线图(一)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江苏江阴人。幼年好学,博览土经地志。因明末政治腐败,不愿入仕,专心从事旅行,足迹北至燕、晋,南及云、贵、两广,将观察所得按日记述,后经季良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历时近30年,足迹遍及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北京、陕西、山西、江西、福建、广东、湖北等省市。

据《徐霞客游记》开篇记载,公元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自浙江省宁海县出西门,游天台山和雁宕山(今雁荡山),著有《游天台山日记》和《游雁宕山日记》。

游天台山的路线为:三月的最后一天自宁海县城启程,四月初一进入天台县境,四月初九离开天台山。他游览过华顶峰、石梁飞瀑、断桥三曲瀑布及珠帘水、寒岩、明岩、鸣玉涧、琼台、双阙、赤城等地,沿途经过天封、万年、国清、方广诸寺。

游雁荡山的路线为:游天台山后从黄岩进入雁荡山。四月十一日登灵峰洞,十二日游灵岩,十三日观赏大龙湫瀑布,十四日翻山越岭,冒着生命危险寻找雁湖。

万历四十二年(1614)冬至次年春,溯长江而上,游京口、扬州、金陵(今南京)等地,尤其着意于二十四桥明月、三十六曲浊河等名胜古迹。

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浔阳叔翁一起,过完春节即由水路南下至杭州,经安徽休宁抵白岳山,再游黄山;又经徽州、金华过仙霞岭到福建崇安,游武彝山(今武夷山)。有《游白岳山日记》、《游黄山日记》、《游武彝山日记》。

游白岳山的路线为:正月二十六日出休宁县西门,至二月初一日,皆在白岳山。先游览东部齐云岩景区,包括天门、珠帘水、榔梅庵、太素宫、文昌阁、舍身崖诸胜,并眺览三姑峰、五老峰、紫霄崖。后经西天门、双溪街游览了西部石桥岩景区,观石桥飞虹、龙涎泉,登棋盘石,游观音岩,寻龙井。
游黄山路线为:游白岳山后,二月初三到汤口,在黄天,浴汤池后从南往北登山,过祥符寺、慈光寺、天门登平天、狮子峰,游狮子林、接引岩,至松谷庵。由原路下山,十一日出汤口。
游武夷山的路线为: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日游武黄山。先溯九曲溪舟行,抵六曲,登陆上大隐屏、天游峰,徊西游小桃源、鼓子岩、灵峰,至狮子岩复乘舟由九曲顺流币下,至四曲再登陆,觅大藏、小藏诸峰及一线天、会真观换骨岩、水帘洞、杜辖岩等,至赤石街下舟返崇安。

万历四十五年(1617),游宜兴的善卷、张公诸洞。这一年,徐霞客原配许氏去世。
万历四十六年(1618)八九月问,与荫兄雷门、堂侄白夫一起,由江阴出发溯长江而上,经九江扣庐山,又渡鄱阳湖,过景德镇、安徽祁门,重登黄山。著《游庐山日记》和《游黄山日记后》。
游庐山的路线为:八月十八日到九江,次日从北麓登山;二十三日从南麓的开先寺别庐山。在庐山五日,遍游矗池、三叠泉、五老峰及庐山绝顶汉阳峰等胜景。
重游黄山的路线与第一次大同小异,于九月初四仍由汤口上山,从南往北经朱砂庵、石门、文殊院、平天砸、石笋矼至狮子林;转向东南观牌楼石,游仙灯洞;再过丞相原九龙潭,初六日经苦竹滩往太平县。

泰昌元年(1620)五六月间,与族叔隽若一起,由水路南下,经杭州,第二次入福建,经崇安、崔田,游九鲤湖。有《游九鲤湖日记》。

《游记》说,这次出游时间为六十三天,历经两省、十一府。于五月初六启程,二十三日过浙江江山县。由远至近,移步换形,观赏江郎山;六月初八、初九游览福建仙游县九鲤湖;六月十一日游福建福清县的石竹山。

天启三年(1623)春,循运河北上,经淮安西行,过徐州、郑州而游嵩山;再西游太华山,后南抵太和山。有《游嵩山日记》、《游太华山日记》、《游太和山日记》。据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钱谦益《徐霞客传》,游太和山后有峨眉之行,入川后因当地土酋奢崇明叛乱而“峨游不畅”,"乃返"。
据《游嵩山日记》,徐霞客于二月二十日进入登封县境,二十四日离开少林寺,在嵩山游历五天;二十五日游览伊阙山的龙门石窟之后,取道去西岳华山。在嵩山,主要游览了岳庙、嵩阳宫、崇福宫、启母石、少林寺、初祖洞等地。

据《游太华山日记》,徐霞客于二月的最后一天进入潼关,到华山北麓的西岳庙;三月初三日下华山,过华阴县;初四进入洛南县境;初七至龙驹寨,取道丹江水路,初十日出陕西界。在太华山,徐霞客经玉泉院、莎罗宫、青柯坪,历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苍龙岭等险道,遍游华山五峰。《游太华山日记》是按日记程的开始,即此前均为游名山日记,此篇所记已不限于名山,而是逐日记述游程。

据《游太和山日记》,徐霞客于三月十一日进入湖广境内,十二日南抵均州,十三日登今湖北丹江口武当山。沿途游遇真宫、紫霞宫、南岩、太和宫、五龙宫以及滴水、仙侣、凌虚诸岩,并攀登绝顶天柱峰金顶。十五日下山,返北麓草店。此后取汉水、长江舟行,越二十四日,于四月初九返家。
天启四年(1624),徐母八十,徐霞客欲停止出游,在家侍奉母亲。徐母为了支持儿子继续远游,特与儿子一起游宜兴荆溪、金坛句曲,朋友们都"笑谓胜具真有种也"(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传为佳话。徐母于天启五年(1625)九月去世。

崇祯元年(1628)春,第三次入福建,到漳州访族叔日升;又访黄道周于漳浦墓庐。然后游广东罗浮山,"携山中梅树归" (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有《闽游日记前》。

《闽游日记前》是徐霞客第三次游福建的日记,主要行程为:二月二十八日离家,三月十二日登丹枫岭入福建,至浦城游金斗山;取水路经建宁(今建瓯县)至延平(今南平市)登陆,绕道顺昌、将乐、永安,游玉华洞;再从宁洋乘船过华封,然后水陆兼程,至漳州;四月初五至南靖。

崇祯二年(1629),由运河北上京师,访陈仁锡,游盘山、崆峒山及永平碣石山等。

崇祯三年(1630),与叔祖念莪一起,七月十七日启程,三十日过江山青湖,舍舟登陆。八月初二日入福建(第四次)浦城,十九日抵漳州。基本路线与第三次游闽一致,只是南平至永安段从沙溪船行。

这次新游览的景点有浙江福建之间的浮盖山,游白花岩、龙洞,登浮盖绝顶。在永安游桃源涧,盛赞"一线天"之奇。过华封,沿流穷九龙江石滩最险处。有《闽游日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