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2

旅游

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2

  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5900平方米,是一个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文物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下设有瞿家湾革命纪念馆、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考古勘探队、保卫科等,现有《洪湖馆藏精品文物陈列》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简史陈列》两个专题陈列厅。

  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大楼建筑面积2640平方米,文物藏品6921件(套),文物种类涉及金器、玉器、陶器、瓷器、石器、青铜器、铁器及古籍书画、丝绸、木质、麻质等。

  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为公益事业型单位,隶属于洪湖市文化局,现在干部职工35人,其中副研究馆员1人,文博馆员14人,管理员10人,人员结构合理,科研实力雄厚,展示水平较高,其综合实力在全省县级博物馆中属于前列。

洪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开始有人类的活动。公元208年冬,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洪湖乌林境内爆发,一千八百年过去了,昔日金戈铁马,两军鏖战的古战场依稀可见,不仅保留着乌林寨、曹操湾、鲁公台等多处古战场遗址,而且还留下了如青铜马镫、青铜剑、戈、矛、铁箭镞等数千件可以凭吊的遗物。在洪湖境内,共有古文化遗址33处,古墓葬45处,其中3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洪湖又是一个有着光荣斗争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地区。以瞿家湾为首府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以周逸群、贺龙、段德昌等为代表的洪湖党组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带领洪湖军民经过英勇卓绝的斗争建立起来,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苏区的中心,也是长征主力红二方面军的摇篮,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开创了游击战争的光辉范例。洪湖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留下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纪念性代表建筑就多达近百处。1988年元月,洪湖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管辖。

  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建成开放以来,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和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开展瞻仰革命旧址、拜谒和祭扫革命烈士纪念碑(墓)、参观文物陈列展览,聆听洪湖革命史报告和先烈斗争故事,观看革命电视教育片等活动,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1986年9月,国家文物局在洪湖召开全国革命旧址座谈会,推广洪湖的经验。为了更好更久地保护革命旧址和原貌,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举全馆之力,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于1990年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洪湖瞿家湾)的全部“四有”档案编制工作。同年11月,国家文物局再次在洪湖召开全国革命旧遗址“四有”档案建设先进经验交流会。

  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和重视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1965年5月,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携夫人何莲芝视察洪湖,同年9月,成立洪湖瞿家湾革命纪念馆,隶属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1983年11月,原国家副主席王震为该馆题写馆名。陈丕显、王任重、廖汉生、郝建秀、李瑞环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到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视察访问,曾在洪湖苏区战斗过的黄新廷、杨秀山、宋一平等170多位将军也相继访问过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并题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新西兰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解放后曾4次访问洪湖,并为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题词。

  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作用,保护、开发和利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着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20多年来,该馆多次受到洪湖市委、市政府和荆州市委、市政府的表彰。1997年5月,该馆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12月,该馆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十佳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11月,中宣部命名该馆为第三批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