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州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民族文化强州建设的关键,切实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了一系列以“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为主旨的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向标准化、均等化迈进。一是文化事业投入大幅增长。我州顺应云南文化强省建设趋势,切实加大基层文化体育建设经费投入,州级每年按农民人均1元的文化惠民经费、人均0.5元的全民健身经费列入州级财政预算,每年分别投入5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文艺精品创作资金、400万元农村文化惠民资金、1200万元文体基础建设资金、150万元抢救性文物保护资金和63万元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补助经费。各县市落实了行政村(社区)文化辅导员补贴和县级非遗传承人补助。2012年全州文化事业费人均39.1元,高于全国人均35.86元和全省人均28.07元的水平;2013年全州文化事业费人均47.9元,高于全国人均39元和全省人均30.66元的水平。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全州已建有4个博物馆、11个图书馆、11个文化馆、103个乡镇文化站、1745个村文化室、1119个农家书屋,实现了行政村文化室和文化活动广场全覆盖。全州拥有体育场地4700余个,其中篮球场3400余块、体育场8个、体育馆10个、田径场19个、游泳馆1个,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1m2。建成了州博物馆网站和州县图书馆、文化馆网站,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开通运行。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州级支中心1个、县级支中心10个、乡镇基层服务点103个、村级1097个。配备流动舞台车9辆、流动图书借阅车10辆。包括固定设施、流动设施、数字阵地在内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三是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2014年,全州拨付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免费开放经费1015万元,以奖代补经费32万元,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181万元,以奖代补经费74万元,陈列布展经费200万元。文化部公布了全国第一次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情况,我州有83个乡镇文化站达到定级标准,其中,18个文化站被评定为一级综合文化站,15个文化站被评定为二级综合文化站,50个文化站被评定为三级文化站,达标率80.5%。全州共有129处乡镇级以上文化场馆,已全部实行免费开放,服务人次同比增长15%。全州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村(社区)图书室和农家书屋总藏书313.82万册,人均占有藏书1.19册;2014年书刊外借86.23万册次;2014年全州图书馆(室)新增藏书12.98万册,人均年新增藏书0.05册。4个博物馆接待观众约170万人次。四是公共文化品牌形成特色。针对我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文化风情浓郁的特点,着力打造民族特色节庆文化、“大家乐”群众广场舞蹈活动、流动博物馆展览、中国彝族文献图书馆,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七小文化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3 1”模式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使之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