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旅行路线图(二)

旅游

徐霞客旅行路线图(二)

崇祯五年(1632)春,与族兄仲昭一起,接连两次游天台山与雁宕山(今雁荡山),有《游天台山日记后》与《游雁宕山日记后》。

《游天台山日记后》为第二次和第三次游天台山的日记。这年三月十四日从宁海西行,重游天台。十五日登华顶赏月,归寺已更余;十六日五鼓又乘月上华顶观日出。这次还补游了上次未游的大悲寺、高明寺、石笋及螺蛳潭。二十日抵天台县。游览了雁荡山之后,又第三次游天台山。四月十六日从天台县城北上,游中岩、桐柏宫,登琼台观仙人座;十七日经坪头潭,游寒岩、鹊桥、龙须洞、灵芝石等天台以西胜景;十八日往北游桃源、层瀑、秀溪,人万年寺;然后由北经会墅、斑竹出境。这次距第一次游天台已经二十年,徐霞客自己回忆说,二十年前,对天台胜景"未深穷其窟奥",这次则"俯瞰于崖端,高深俱无遗胜矣。"

《游雁宕山日记后》是第三次游雁宕山的日记。《游天台山日记后》说:"(三月)二十日抵天台县。至四月十六日自雁宕返",可见徐霞客曾于崇祯三月二十一日至四月十五日第二次游雁宕山。《游雁宕山日记后》是四月二十八日至五月初八日第三次游雁宕山的游记。这次,登天聪洞,上雁湖顶,见正德年间白云、云外两僧庐,直至雁山绝顶见鹿群。

据《徐霞客墓志铭》,陈函辉曾问徐霞客是否到过雁山顶,徐霞客"听而色动",第二天一大早即来到陈函辉床前告别:"予且再往,归当语卿。"过了十来天,徐霞客果然来见陈函辉,详细谈及雁山绝顶的情形。另,陈函辉《前纪游》组诗《序》云:"壬申初夏,(徐霞客)同其兄仲昭过予山斋,将再穷雁宕诸胜",组诗之八中"注"云:"霞客语予:'宿雁山绝顶,上有麋鹿千群"'。崇祯五年即壬申年,可见陈函辉在《徐霞客墓志铭》和《前纪游》中所说的正是这次雁宕山之游。也就是说,徐霞客于三月二十一日至四月十五日游过雁宕山,未到顶峰,也未曾写游记。当陈函辉问到他是否到过顶峰时,他无言以对,于是决定重游,直奔顶峰而去,并写下详细游记。

陈函辉《前纪游序》还说,徐霞客"自云: '吾行且陟昆仑出西域矣"',可见此时徐霞客已经有了明确的西行计划。这年七月,徐霞客与黄道周一起泛舟太湖,以"孤云独往返"为韵,即席赋诗。霞客诗先成,深得黄道周赞赏。

崇祯六年(1633)夏,徐霞客北上京师,七月末西行游山西五台山和恒山,然后又返回京师;再由长江直下漳州三访黄道周,未遇。有《游五台山日记》和《游恒山日记》。
徐霞客于七月二十八日离开京城,途经保定,八月初四过阜平县,初五进入山西境内,然后花了四天时间遍游南西中北四台。初八离开五台山赴恒山,初九人浑源州境,初十游龙山及悬空寺,十一日登恒山绝顶。

崇祯九年(1636),年届五十的徐霞客感到自己老病将至,计划已久的西游计划再也不能迁延,毅然踏上旅途,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壮烈的一次"万里遐征"。这次旅行,基本上是按日记程,对旅途情形作了较详细的记载。我们可以根据游记概括其主要旅游路线。

据《浙游日记》,徐霞客于崇祯九年九月十九日乘醉放舟,同行者有静闻和顾、王两位仆人。为了与徐仲昭、王孝先、王忠纫、陈函辉、陈继儒等亲友晤别并为这次远行做一些准备,取"东迂之道",途经今属江苏省的无锡县、苏州府、昆山县及今属上海市的青浦县、佘山,然后开始真正的"西行"。二十五由嘉善县入浙江省境内,经西塘、王江泾、乌镇、连市、新市、塘栖等地到杭州府;然后西到余杭,步行过临安县、新城县(今富阳县西境),再由水路东下,至桐庐县;再往南转溯富春江,经严州府(今建德县)、兰溪县、金华府,再往西经龙游县、衢州府,十月十六日抵达与江西搭界的常山县。同行的王二于十月初五逃走。

据《江右游日记》,徐霞客于崇祯九年十月十七日进入江西玉山县,往西经广信府(今上饶市)及铅山、弋阳、贵溪、金溪等县,至建昌府(今南城县),游新城(今黎川县)、南丰县后,又从建昌府出发,往西经宜黄、乐安、永丰、吉水等县到吉安府,再西经永新县,于崇祯十年正月初十进入湖南境内。在江西境内,徐霞客沿途游览了叫岩、龟峰、龙虎山、上清街、麻姑山、仙岩、石蛩、青原寺、梅田洞等名胜,并登临会仙峰、军峰山、武功山顶峰,遍游武功山附近香炉峰、石城洞、石门寺诸名胜。

据《楚游日记》,崇祯十年正月初十,徐霞客由界头岭进入湖南境内,十一日经茶陵州、攸县、衡山县到衡州府(今衡阳市);又经祁阳县、永州府(今零陵县)、道州(今道县)、江华县、蓝山县、临武县、宜章县、郴州、永兴县、耒阳县,在湘南游历一圈之后,回到衡州府,再西溯湘江,于闰四月初七日进入广西。

据《粤西游日记一》,崇祯十年闰四月初八日至六月十一日,徐霞客主要在广西东北部游览。闰四月初八日从黄沙铺向西南行,途经全州、兴安县,游柳山和湘山寺,登金宝鼎,探湘江源,考察灵渠运河和严关,二十八日至桂林。在桂林山水之间徜徉近一个半月,遍游桂林四周胜景如虞山、叠彩山、伏波山、七星岩、隐山、雉岩、南溪山、崖头山、荷叶山、刘岩山、象鼻山、穿山、龙隐岩、屏风岩、中隐山、侯山、牛角岩、狮子岩等等,其中,七星岩和雉山分别上过两次和三次。不仅如此,还往东北攀登桂林最高峰尧山,过靖江王墓群;往东南畅游漓江水,考察阳朔附近的龙洞、来仙洞、读书岩、白鹤山,登富教山。只有独秀峰处王城禁地,徐霞客多次要求攀登而未能如愿,成为终身遗憾。六月初十日,徐霞客离开桂林,沿途游琴潭岩、荔枝岩、牛洞、上岩等,十一又一路游览,来到永福县境内的苏桥,"遂与桂山别"。据《粤西游日),崇祯十年六月十二日至九月二十一日,徐霞客主要在广西北部及东南部游览。这段时间,经永福县、洛容县至柳州府又往北经柳城县至融县(今融水苗族自治县)。然后返柳州,继续南下,过象州及武宣县,到浔州府(今桂平县)再往东南方向的郁林州、北流县、容县游览一圈,回到浔州府。再取水路经贵县、横州、永淳县(今横县西境),月二十三日抵南宁府。此后一段时间皆在南宁府,但游记散佚,仅存九月初九登罗秀山一则。在这一地区游览的主要名胜有:立鱼山、柳侯庙、真仙岩以及勾漏、白石、都峤三山。

据《粤西游日记三》,崇祯十年九月二十二日至十二月初十,徐霞客主要游览广西西南部。九月二十二日从南宁乘舟,取道左江经新宁舟(今扶绥县)达太平府(今崇左县),往西北经太平、安平、恩城、龙英(今龙茗)、下雷、镇远等州,又经都结州(今隆安县西境)、隆安县,沿右江西岸,于十二月初十日回到南宁。沿途游览的主要景点有犀牛洞、碧云洞、白云洞、观音岩、龙井、壶关、飘岩、百感岩诸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