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在鄱阳湖的东岸、中国湖城鄱阳县境内拥有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和湿地公园,它就是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西省北部,上饶市西部。饶河、漳田河的交汇处。它西接庐山、北望黄山、东依三清山、南靠龙虎山。湿地公园总面积为36285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为3511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6.8%。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世界六大湿地之一,是亚洲湿地面积最大、湿地物种最丰富、湿地景观最美丽、湿地文化最厚重的国家湿地公园。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以自然的鄱阳湖、河流、草州、泥滩、岛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为主体景观,湿地资源丰富,类型众多,极具代表性。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中的候鸟也甚得世人的喜爱,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和天鹅越冬地,其中白鹤占全球总数的98%以上,是举世瞩目的白鹤王国,每年有几十万只天鹅在此过冬,场面非常壮观,英国菲利蒲亲王称其为“中国的第二长城”。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362k㎡,项目总投资逾100亿元,总体布局主要划分为:一城、七区、两廊:“一城”即鄱阳湖文化水城,“七区” 即汉池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与保育区、白沙洲自然湿地展示区、珠湖水源湿地保护保育区、青山湖人工湿地综合利用示范区、鄱阳湖文化水城管理服务区等,“两廊”即白沙洲景观大堤至长江防洪大堤的绿色廊道和县城、上头湖、青山湖、珠湖之间的蓝色廊道。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这里拥有江南最密集的湖、最高贵的鸟、最多姿的水、最温柔的荻、最诗意的
草。历史演变
编辑
沿变
鄱阳湖在古代有彭蠡湖、彭蠡泽、彭泽湖、彭湖、扬澜湖、宫亭湖等多种称谓。
一为“彭蠡湖”,彭蠡,是很古的泽薮名,《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彭蠡”条载:“彭蠡泽在西”。还有另一种说法:“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形容鄱阳湖如大瓢一样。
二为“扬澜湖”,是由一些亲身经历过鄱阳湖风涛险恶的人命名,李纲《彭蠡》诗:“世传扬澜并左蠡,无风白浪如山起。”宋余靖《扬澜》诗:“彭蠡古来险,汤汤贯侯卫。源长云共浮,望极天无际。传闻五月交,兹时一阴至。飓风生海隅,馀力千里噎。万窍争怒号,惊涛得狂势。”
三为“宫亭湖”,原来专指星子县东南鄱阳湖的一部分,因湖旁有宫亭庙而得名,后来逐泛指鄱阳湖的全部。
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在地质、气象、水文等符合作用、长期发展下,彭蠡湖泽向南扩展,湖水越过松门山直抵鄱阳县附近,因而易名鄱阳湖。在湖水南侵之前,松门山以南原本是人烟稠密的鄡阳平原,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鄡阳县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淹入水中,历史上曾有“沉鄡阳起都昌、沉海昏起吴城”之说。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演变,在距今约1600年左右形成了现代鄱阳湖的雏形,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