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众多的塔中,以佛塔、风水塔和敬字塔居多,其功能都显单一,但是在文昌的海边有两座塔,既是风水塔,同时又承担了灯塔的功能,一处是位于清澜港边上的文笔塔,另外一座则是位于铺前海边七星岭上的斗柄塔。
塔名寄望“文运昌盛”
文笔塔坐落在文昌东郊镇的港边村,距离海边不到五十米,据《文昌县志》记载,该塔始建于光绪年间,由港边村盘运通邀众建造,坐东朝西,占七层,高25米。
文昌有个文笔塔,定安有个文笔峰,是偶然还是关联?
据海南大学古建筑研究专家阎根齐介绍,一些塔之所以用文魁、魁星、文笔等命名,原因在于以这些文字命名的塔,一般都是祭祀象征文运昌盛、官禄亨通的星宿。
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星就称为“魁星”,前面的六颗星通称“文昌宫”,最末一颗星又传说是主管禄位的星。于是,当年的官府寄望于此处人民能够文笔昌盛,魁星聚集,群星灿烂,人才辈出,也希望自己官运亨通,才召集百姓们慷慨解囊,集资建塔。
与文笔塔命名相似的,还有万宁的文魁塔(即现在万宁的青云塔),也同属风水塔。当年人们花费巨资来建造这样的风水塔的主要目的,是祈求上天保佑这里的文运昌盛,消灾避邪。可这仅仅是人们一种善意的期盼,事实会怎样,大自然似乎从来都不会听从人类的摆布。位于万宁市万城镇山尾村的“文魁塔”,在建造之际就发生过一段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
这座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塔,是以“镇水口,补风水”为初衷的,可是,当这座塔还没建成时,一场洪水就将它冲得底儿朝天。万州人还就是不信这个邪!等过了将近100年,人们又重新唤起了建塔的希望,于是,在清朝康熙十年﹙1671年﹚,当地人又凑足了银子募捐修建,却再一次被洪水冲塌。又过了160余年,也就是道光十二年,人们不再寄希望于“文魁塔”的名字,而改用“青云”,取其“青云直上”的吉祥成语之名来为塔命名,这一次,它逃脱了厄运,延用至今。
而位于文昌铺前七星岭上的斗柄塔,名字同样有来历,一则是因为处于七星岭主峰之上,犹如七星生柄,故取名斗柄塔,另外一层含义是斗柄的位置北斗七星中玉衡、开阳、摇光三星,北斗星最末一颗星摇光,传说为主管禄位的星,所以取名斗柄塔,意欲文昌铺前文运昌盛,官运亨通。
文笔塔:航海归程指向标
走在文昌清澜港一带,几乎人人都知道文笔塔。在当地热心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建在东郊镇海边的文笔塔,它与对面的清澜港隔海相望。和文笔塔相隔不到50米的地方,就是大海,海上停泊着数艘小渔船。
文笔塔下有一块牌匾,记录着文笔塔修建于光绪年间,1993年文笔塔遭雷击后不久倒塌,2008年文昌市政府拨款修复。
阎根齐介绍说,位于海边的文笔塔,不仅仅是一座风水塔,在某种意义上,它还充当了灯塔的功能。
当年建设文笔塔之际,是因为希望此地文运昌盛方取此名。但是为何把塔建在距离海边如此近的地方?阎根齐说,应该是出于对出海渔民的佑护之意,希望文笔塔能够镇妖辟邪,保佑出海渔民生命安全。不然人人皆知海南东海岸多台风,若不是为此,当时是不会将一座20多米高的塔建造在海边。
当地村民说,原来的老塔是一座内空螺旋式的建筑,人们沿着内部的旋梯,可到达塔顶,塔顶有一处灯台,晚上的时候,灯台上会点燃一盏火油灯,来往的船只要远远地看到塔顶上的灯光,便知是到了清澜港,清澜、东郊出海的渔民看到这座塔,也便会心中释然,知道自己出海已平安归家了。
在距离文笔塔不到20米的地方,便是一座天后宫。天后宫的庙宇一半已经倒塌,但在里面还供奉着天后娘娘。阎根齐介绍,这一座古塔,一座天后宫,可见当时渔民出海打渔都是祈求古塔和天后宫能够保佑其平安归来。
光绪年间建造的文笔塔,在经历一百多年后倒塌,直到2008年修复时却改成了砖混结构,失去了原有的建筑艺术价值。但是对于海边的渔民来说,这里矗立着这座塔,仍然是
心中祈祷平安的一方去处,也是航海回程的一个指向标。
斗柄塔功能更是灯塔
斗柄塔和文笔塔一样,同样是建在海边,文笔塔建在椰林之间,而斗柄塔建在山顶之上。
在8月的一个午后,海南日报记者和古建筑研究专家阎根齐同去寻找斗柄塔。离开镇政府向七星岭方向行驶,沿着山路行至大约六七公里左右,车子开始爬山,在一处祠堂处停车走山路。午后的太阳火热,沿着崎岖的山路,穿过一片松林,又穿过一片灌木丛,在一片开阔地上,我们望见了斗柄塔。从远处望,斗柄塔并不算高,有点矮矮粗粗的感觉。
阎根齐说,一是因为其建在海边,二是因为其建在山顶上,所以塔不会很高,塔身要相对壮实一些,这也是充分考虑到台风等因素。
沿着小路再走一小段,终于走到了斗柄塔近处,斗柄塔坐东北朝西南,在正门的上边,用一块石板刻着“斗柄塔”三个大字,刚劲有力。在斗柄塔旁边的一块石碑上,刻着斗柄塔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共七层,是明代尚书王弘诲(海南定安人)告老还乡后以航标和镇妖为目的,邀众并奏请朝廷拨款建造的,因矗立于七星岭主峰上,犹如七星生柄,故取名斗柄塔,占地95平方米。
走进塔内,一股潮湿之气扑面而来,但往塔顶看,可见一束白光投射下来,塔每层都有两个通风孔,互相对称。
沿着塔内旋转的楼梯,记者开始向塔顶攀登,当随着塔层越来越高,楼梯也就越来越窄,走到四层的时候,只能侧身而过,但是每层都有一处小窗,透过小窗,一边可以望见美丽的月亮湾,另一边可以看见木兰头,海天一色,十分壮观。就在四层,见到一只硕大的蜈蚣,吓得记者返身没敢继续登顶。
阎根齐介绍说,当时建造此塔是充分考虑到了防风,整个塔身十分对称,塔身内部通风口奇数层和偶数层呈十字对称,台风刮来,减轻对塔身的冲击,所以明朝时建造的塔,能延用至清朝,重修一次后依然保留到现在。在此之前,没有木兰头灯塔,来往的船只都靠斗柄塔来辨别方向,所以,斗柄塔从功能来说,更是一座灯塔。
更多特色请关注:
我的网络营销秀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