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位于川江南岸,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黄而得名。流域处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接壤地带,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北部的雨河镇花果顶梁子,海拔2000米,流域集水面积约20440平方公里,河长520余公里,天然落差1588米,平均坡降约3‰。
赤水河流域最上段处于云贵高原及其斜坡地带,属于高原、山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高程200~1890米,河谷狭窄,部分地区岩溶发育。西南端与金沙江的横江水系分水,上段南侧与乌江六冲河水系分界;东南以大娄山与乌江其它支流相隔。下段和流域中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山区,河谷较宽,两岸间有台地,东侧与綦江等河流分界。赤水河下段自贵州省赤水县复兴场以下进入四川盆地,两岸丘陵起伏,沿江河谷平原十分宽阔,东南部有少量山地。
赤水河正源为北源, 与南源相汇后沿镇雄县与威信县边界进入威信县境,先在左岸纳威信河、倒流河,又在右岸纳龙洞河,再沿古蔺、毕节边界至毕节县赤水河镇,再先后沿四川古蔺县、贵州省金沙县、仁怀市边界进入仁怀市茅台镇,又沿古蔺县、贵州仁怀市边界至古蔺县二郎镇,纳古蔺河后流经习水县,再进入赤水市复兴场沿赤水市与四川省合江县一段边界后,经赤水市进入合江县,蜿蜒曲折,至县城东南侧汇入川江。一般以二郎镇以上为赤水河上段,二郎镇至复兴场为中段,复兴镇以下为下段。
赤水河河源一带陷穴、暗河极为发育。上源镇雄县洛甸河水文站水面宽25~40米,枯水平均水深约0.4米。自三岔至二郎镇段河谷狭窄,两岸山势陡峻,山峰海拔1000~1600米,干流长190余公里,平均坡降约2.2‰,干流毕节县赤水河水文站水面宽50~110米,枯水平均水深约0.8米,仁怀市茅台水文站水面宽80~120米,枯水平均水深约1.4米;二郎镇至复兴场段河谷较宽,太平渡以上岩溶发育,河谷两岸溶洞水露透较普遍,沿河两岸间或有台地分布,沿河谷山峰海拔500~1000米,河道长约90公里,平均坡降约0.9‰;复兴场以下,进入四川盆地,两岸丘陵海拔在600米以下,河谷平原宽阔,主河道一般宽200米,河段长约70米,平均坡降约0.4‰,下游赤水水文站水面宽150~230米,枯水平均水深约1米。
赤水河上段支流二道河,流域面积1303平方公里,发源于云贵高原东侧山地间的贵州省大方县新民乡。向北经雨沙、柿树、隆里,沿毕节县、金沙县县界, 至金沙石路汇入赤水河,干流长75公里,平均坡降约19.59‰。
赤水河中段支流桐梓河,流域面积3348平方公里,正源(东源,又称天门河)发源于贵州省桐梓县小坝乡楠牛石大火土,东侧与乌江水系分水。于桐梓县县城右岸与发源于桐梓县长田乡(楚米铺)韭菜坝的西源相汇,汇合后又称官渡河。流经桐梓县、仁怀县边界进入习水县,至瓮坪乡人渡汇入赤水河。桐梓河河长122公里,平均坡降约4.8‰。中游另一支流古蔺河,流域面积约1015平方公里,发源于四川省古蔺县箭竹乡袁家沟,于古蔺县太平镇(太平渡)汇入赤水河,河长72公里。
赤水河下游支流习水河,流域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发源于贵州省习水县金顶山,流经顺江、程寨场、官渡场,经石笋场、长沙进入四川省合江县,河道弯弯曲曲,至马街汇入赤水河。习水河河长116公里,平均坡降约6.3‰。
赤水河干流东流至仁怀市内,大转弯流向西北。流域内水系在仁怀以上为明显的树枝状分布,仁怀以下左右岸分别有大支流和诸小支流汇入,水系略呈扇形分布,扇柄朝北。赤水河流域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有11条;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5条。
贵州赤水河
上一篇:老厂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