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东岳庙

旅游

西安东岳庙

西安东岳庙为道教宫观。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门内昌仁里。始建于北宋政和六年(1116),元代庙宇被毁,明清两代屡有修建。该庙坐北面南,规模较大;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后殿及东两两庑殿等。前殿面宽五间,周围共有朱色廊柱二十四根,柱下基石之上,刻有各种花卉图案,殿顶覆琉璃瓦,凝碧生辉,殿内东两两壁之上满布大幅彩色道教壁画,题材丰富,笔法高超,为元末明初之作。后殿面阁三间,殿内东西两壁与北壁两端亦绘有彩色道教壁画,线条遒劲,色彩浓重。东院内有三教宫。因宫内原供奉老子、孔子、释迦牟尼,故名。庙内保存有明清两代重修部分殿宇的石碑数通,是西安著名的道教庙宇之一。

东岳庙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祭祀“岱宗”而修建的。“岱宗”亦称“岱山”,就是今山东省泰安市的泰山,系我国著名大山“五岳”之一。

由于遭遇毁弃,东岳庙现代仅留存大殿、二殿、台阁三座古建筑。成群寄居的野鸽对建筑产生了破坏,周围民居的不合理分布,也使这个建筑群深锁闺中。

长期以来,西安东岳庙被作为当地的小学使用。直到2005年初,小学搬迁之后,东岳庙才重新归属文物部门管理。

由于长年保护不到位,东岳庙建筑年久失修,杂草丛生。[1]

保护修复

2012年底,当地开始动工实施保护开发工程,东岳庙将建成一座展示民俗文化的博物馆。

现存的大殿整体为木构建筑,红漆立柱高约9米,直径约50厘米。殿内东西两壁满绘大幅彩色壁画,楼阁亭台、人物故事栩栩如生,描绘古代人日常生活的场景。

西安东岳庙的壁画绘制于清代。其中,大殿壁画绘制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寝殿壁画绘制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对研究当地宫观壁画的技法、题材、形式等,意义重大。

由于西安东岳庙东邻明城墙,仅一巷之隔,处于城墙20米保护范围之内,所以不再向东复建,修缮后的东岳庙占地约为10亩。和宋代的东岳庙比起来,面积减少了一半。

西安东岳庙配套仿古建筑配殿、回廊的建设已基本完工。当前大殿、二殿及台阁等古建筑的修复,也正在制定具体方案,当地将按照“少建筑,多复原”原则,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修缮。并“变身”为民俗博物馆,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