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辖6个街道、3个镇、2个乡:古南街道、永叔街道、文山街道、习溪桥街道、北门街道、白塘街道、兴桥镇、樟山镇、长塘镇、禾埠乡、曲濑乡。共有49个居委会、77个村委会。
境内地表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赣江、富水、泷江,其中富水流经区内4个乡镇;白云山水库灌区灌溉面积5.3万亩。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花岗石、硅石、锰矿石、钨等。 水利电力资源充足。现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一)型水库14座,小(二)型水库37座;小(二)型以上水库总库容量达4418万立方米;全区有效灌溉面积7546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4.2万千瓦。区内有水电站4座,火电厂1座,总装机容量123.5万千瓦。其中水电以白云山、螺滩电站为主,年发电能力分别为2.1万千瓦、1.14万千瓦;火电为华能电厂,是江西最大,中国闻名的大型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 120万千瓦。
2005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37980亩。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4701公顷(37.1万亩);主种水稻,盛产油菜、花生、芝麻、豆类、黄红麻、瓜果、蔬菜、药材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林地面积4.99万公顷(74.85万亩)盛产松、杉、竹等各种针、阔叶林木和茶油、茶叶、香菇、鲜笋、生姜等土特产品。活立木蓄积量18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2.4%,其中湿地松面积1万公顷。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始置庐陵县,属九江郡故吉安市。古称“庐陵”。汉代庐陵属豫章郡。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分豫章郡置庐陵郡,郡治在今泰和县城西北15千米处,辖西昌、高昌、石阳、巴丘、南野、东昌、新兴、吉阳、兴平、旧城10县。建安四年(公元199年),郡治迁西昌县治(今泰和县城西1.5千米)。西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庐陵郡治迁石阳城(今吉水县城东北8千米处)。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太守孔伦迁建郡城于今吉安市区孔家湾附近。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庐陵郡改为吉州,故吉安又有“吉州”之称,迁建州城于今吉安市区赵公塘一带;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吉州复改为庐陵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再改庐陵郡为吉州;永淳元年(公元682年),迁建州城于今吉安市区北门街道辖区内;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吉州为庐陵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改庐陵为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