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山, 上面有半仙崖,无极岩,西竹庵遗址及流泉飞瀑等景观。清代古田有个叫陈安策的读书人,还在山上岩石上雕刻上“第一泉”三个大字,至今字迹仍在。由于宋代古田县令李堪好游此山,所以这座山还有个名字叫明府山,因为知县也称明府。为什么县令大人如此喜爱这极乐山呢?因为建于唐天宝元年的千年古刹极乐寺也就在这山脚下,据说极乐寺的所在地是块“龙地”,而它附近的所在地是块“虎地”。曾有一位看“风水”先生来到“虎地”一看,“呀,不得了,这是一块天子地!将来这里会出皇帝,我得赶快把祖坟迁到这里。”不巧,他这番自言自语让过路的一位高僧听见了,这位高僧仔细一看,没错,是块天子地啊!他静心地屈指一算,又算出这块“虎地”出来的皇帝未必有利于天下百姓。怎么办呢?他马上借来锄头在两山之间挖了一条沟,让“龙地"的水流到“虎地”把“虎”淹了,这一来“虎地”的风水就转到了“龙地”,接着,他就在“龙地”建起了极乐寺。多年之后这里果然出了一位“皇帝”,他是解放前任中华佛教会主席,解放后首任,共连任七届的中国佛教协会主席的圆瑛法师。当然“风水”之说是民间故事(我自己的看法是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不过有关圆瑛法师的介绍都是真的,到了极乐寺后我们一起去瞻仰法师纪念堂。
它是中国首任并连续七次担任全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职的著名高僧圆瑛法师的修行地。圆瑛法师俗姓吴,法号弘悟,1878年出生于古田县平湖镇端上村。他幼年时就十分聪明,五岁能背诵儒家经典书籍,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他19岁在雪峰寺出家,20岁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受戒,30岁时在涌泉寺讲经评法。1937年,日本侵华,圆瑛法师一个人来到上海召开佛教会常务理事紧急会议,成立中国佛教会灾区救护团,新自担任团长,号召全国佛教徒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活动;同时他倡导成立僧侣救护队,在上海清凉寺开办佛教医院和9处难民收容所,并到南洋各地开展筹款救国活动,得到广大华侨的大力支持,截至1939年,筹集10多万元全部汇回祖国,有力地支持了祖国抗日救亡运动。抗战期间,他曾被日本宪兵逮捕,严刑拷打,但他威武不屈,真正达到了画家徐悲鸿所说的名言境界:“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圆瑛法师纪念堂”,这几个大字也是赵朴初先生题的,瞧!这上面“赵朴初敬题”五个大字充分体现他对恩师圆瑛法师的崇敬之情。尽管1953年他75岁高龄时病逝于宁波的天童寺,而且灵骨就埋葬在天童寺里,但这些也丝毫不影响古田人民对他的崇敬之情。在佛教界,圆瑛法师德高望重,才艺很高,大家一起欣赏一下他这几副对联:“得到此中真极乐,不知何处是西天。”“出世犹垂忧国泪,居山恒作感时诗。”“处世能不染,学通有何难。”“风云观世态,水月证禅心。”我相信了解法师生平后,大家一定会在心中怀着敬意,默祷佛教界一代宗师,新中国佛教首任会长,为中国佛学的挖掘、发展和世界佛界作出巨大贡献的圆瑛法师仁爱精神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