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四

旅游

凤凰古城四

西门峡漂流 折叠

西
门峡位于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仅20公里的吉信古镇,它傍邻209国道,交通极为便利。

全程6公里,它发源于两头羊自然保护区的群山之中;沿途危崖夹峙,树木葱荣,水��清澈、急流、险滩星落棋布。共有虎跳涧、白龙滩、卧龙滩、青龙峡、鬼见愁、龙王滩等急流险滩30余个。其中以青龙滩最为著名,它全长400米,落差20余米。它和龙王滩一道堪称国内漂流之经典。

西门峡漂流区以河为界,左侧为苗族居住区,右边即为汉族居住区,此河自古以来就是苗汉不可逾越的分水岭。左右面的绝壁上还有南长城遗址(当地人称之为万里墙)。沿河两岸还有许多诸如防匪洞、烽火台、古官道、古跳岩、接官亭、古碾房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是《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剿匪记》等众多著名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地。

山江苗寨 折叠

山江苗寨(又名总兵营)位于凤凰西北20公里处的一个峡谷之中,是一个具有浓郁苗族生活气息的小山寨。苗语称山江山江苗寨
山江苗寨
为“叭固”,意为蛤蟆洞,因寨边有个山洞,蛤蟆甚多,故而得名。称山江为总兵营则源于清朝镇压苗民起义时在此驻兵设过总兵营房。至于叫"山江"则因解放后在寨西北山上修了座山江水库,苗寨缺水、水库修成后观者如潮,人们称"叭固"为山江,久之,行政区名便随之改为"山江"。山江,保留着古老的苗家习俗。

鲜丽夺目的苗族服饰,情调别致的拦门酒,风格独特的卡鼓、拦路歌、边边场,会使你耳目一新,如痴如醉;还有传统节日"四月八"的跳月跳花,"六月六"的山歌对唱,又会使您心动神摇,叹为观止。

勾良苗寨 折叠

勾良苗勾良苗寨
勾良苗寨
寨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西北部落潮井乡勾良村,距凤凰古城29公里,是典型偏僻而原始的生红苗部落,全寨分为上、中、下三个自然寨共有300多户人家,1000多人口。由于其地理位置处于湘黔结合位上,中原汉文化与西南楚巫文化在这里碰撞整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产生许多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勾良苗寨始建于唐垂拱三年(公元679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素有“苗疆第一寨”之称,它民俗风情浓郁、风景秀丽,有苗家巫术绝技表演、古妖潭瀑布群、茶龙洞瀑布等风景。

寨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交辉映,构成一副绚丽多彩的生红苗部落画卷,以古、峻、险、奇、秀闻名。还有乾嘉苗民起义军扎营地,官匪争斗的古战场及诸多古遗迹,该景区雄奇,地形险要,那里不仅有凉冽干醇的苗王泉,美丽异常的古妖潭瀑布群,还有极富传奇魅力的青龙山,有集美学、建筑学于一体的苗寨,还有惊心动魄的苗家绝技……

关田山苗寨 折叠

关田关田山苗寨
关田山苗寨
山苗寨位于国家第101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境内,它傍邻209国道,与凤凰古城八大景之一 的地下宫殿——奇梁洞、西门峡漂流同在209国道线上,处在张家界至凤凰古城这条旅游黄金走廊的中心节点位置,便于湘、鄂、黔、渝、自驾车旅游、是《边城》、《湘西剿匪记》、《血鼓》、《血色湘西》凤凰唯一外景拍摄地、《湘西往事》《湘女萧萧》、《神枪血恨》等众多著名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地。

现修有凤凰苗族文化馆,集中展示苗族的分布、迁徙、婚俗、赶集及节庆文化,乾嘉苗民起义等历史,苗族同胞起居生活等,让游人全面了解凤凰的苗族风情。

飞水谷风景区 折叠

飞水
谷风景区位于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仅10公里的廖家桥镇(南方长城附近), 属于国家地质公园,它和南方长城、黄丝桥古城处在同一黄金旅游线上,交通极为便利。飞水谷自明清以来即为南长城所隔断,位置极为隐秘,素不为世人所知。谷中危崖夹峙,树木繁茂,奇花异草点缀其间。一弘清流和无数特殊的岩石结成了诸如三叠瀑布、白龙滩瀑布、落英瀑布、斜瀑和兰草滩瀑布等十多个形态各异的小瀑布群。其中最为壮观的是在谷尾的飞水谷大瀑布。它高100多米,宽30多米。在雨水充沛的季节,瀑布轰声如雷,声震数里;雾气盈谷,数米莫辩。

飞水谷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质地貌,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在一处不足500米的河岸上分布着数十座古代用于加工的碾房,并拥有湖南省唯一的一座五重连环古碾房;用于躲避土匪的“避祸洞”和躲藏土匪的“土匪洞”隔河相望,长期依存也是一个最为奇特的景观;在近百米高的悬崖上,还残留着南长城峰火台的断壁残垣。据专家考证,飞水谷在明清时即为驻军和乡民最大的加工基地。

沱江吊脚楼 折叠

沱沱江吊脚楼
沱江吊脚楼
江河是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坐上乌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

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墙,用紫红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伟。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久经沧桑,依然壮观。沱江河水清澈,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水流悠游缓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摇的水草,可以撑一支长篙漫溯。

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立在沱江里,象一幅永不回来的风景。

北门古城楼 折叠

北门古城楼始建于明朝。凤凰北面,俗称北门城楼,本名"壁辉"。北门古城楼始建于明朝。凤凰元、明时为五寨长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间从麻阳移镇竿参将驻防于此,乃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将土城改建为砖城,开设四大门,各覆以楼。

到清朝,古城的军事地位日显重要,先后在这里设凤凰厅、镇竿镇辰沅永靖兵备道治所,古城的建设也得到加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遂将砖城改建为石城,北门定名为“壁辉门”,一直保存至今。北门古城楼采用本地红砂条石筑砌,做工考究,精钻细琢。城门呈一半月拱,有两扇铁皮包裹。圆头大铁钉密铆其上的大门。城楼用青砖砌筑,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石座卷顶。城楼对外一面开枪眼两层,每层4个,能控制防御城门外一百八十度平面的范围。北门城楼与东门城楼之间城墙相连,前临清澈的沱江,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形成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虽几经战火,仍巍峨耸立于沱江河岸。

文昌阁小学 折叠

凤凰古城文昌阁小学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位于湘黔边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城南,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北麓,凤凰籍青年田兴奎怀着“教育救国”的梦想,东渡日本,留学弘文师范学堂,结识了黄兴、秋瑾等人,参加了同盟会。1905年学成归国,怀抱“振兴华厦, 重在树人”的思想,在家乡凤凰南华山下创办了“蒙养学堂”(文昌阁小学前身),成为第一任校长。

文昌阁小学经历了百年沧桑,人文蔚起,硕果累累。如今她将英姿飒爽地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更焕发出勃勃生机,这颗基础教育的明珠,将会更加亮丽。

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折叠

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处于凤凰古城南侧,总面积2354公顷,东西宽3公里,南北长5公里,其间有大小峰峦45座,沟涧壑谷72条,山泉水井21处,天坑、溶洞多处。相传,南极仙翁在此滴洒神水,万物萌生,因此当地百姓称誉此山为南华山。南华山林深木茂,翠色千层,著名南社诗人田星六先生作诗赞之:“青山十万翠烟重,第一南华是主峰。四合松涛去不断,时来添打寺门钟。”昔日凤凰古八景之东岭迎晖、南华叠翠、奇峰挺秀、山寺晨钟、兰径樵歌皆在南华山。 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创造性地构建了五大主题景区。共涵括有神凤文化景区、南华禅林景区、边城文化景区、古苗国文化景区、奇峰寺景区。

目前,南华山景区一期神凤文化景区业已建成,十余处主题景点荟萃中华7800年神秘凤凰文化,拾级而上,如遁神境。

书家堂 折叠

书家堂位于凤凰县黄合乡,又称舒家塘,曾是北宋杨家将杨六郎第三子杨再思在凤凰的屯兵之营。古城堡规划很有特色且规划合理。城中现存13个大石门,全是整块条石建造,气势非凡。

石板老街

凤凰古城

万名塔

位于东岭山麓的沱江之滨,东靠雕梁画栋的遐昌阁,西望气势若虹的风雨桥。现塔高21米,为大级六角砖塔,塔面饰以彩绘、雕塑;六通皆有丰月拱门窗,小塔精美秀丽。

性质所属:风景 历史人文 古代建筑 摄影

交通指向:在古城内,步行就能看到,游客不能登上。

门票:无

奇峰山 折叠

原奇峰寺所在地,虽寺庙已不存在,但其景致依然高古幽静。在此山上有非常棒的视角观看沱江、吊脚楼、虹桥、夺翠楼、万名塔等景

性质所属:风景

交通指向:山上刚修了八角楼。还没正式开放,路还没修好。

许愿亭

许愿亭位于;凤凰古城龙脉龙头位置,在凤凰风景区“虹桥”旁沿江的石板路、东关门楼阁上的一个亭子,因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当地人很久以前就在此许愿祈福,又号称“聚山水灵韵 锁前世今生”而著称——许愿亭。

万寿宫

万寿宫又叫江西会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凤凰东门外沙湾,始建于明末清初,规模建筑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咸丰四年(1854年)江西人杨泗在西侧建遐昌阁;民国十七年(1928)又在大门北侧建阳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