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慈禧陵

旅游

清东陵——慈禧陵

普陀峪定东陵(慈禧陵)由裕妃园寝再往西是安葬东、西太后的定东陵。西太后慈禧陵在普陀峪,东太后慈安陵在普祥峪,二陵原皆于同治12年 (1873年)兴建,形制、规模相仿,但慈禧陵于光绪年间全面重修,因此其建筑之华丽精美冠于东陵。

尤其隆恩殿殿里殿外都装饰贴金彩绘,殿内明柱也盘旋金龙,可谓金碧辉煌;殿前的汉白玉台基中央有透雕 的龙凤陛石,其构图为"凤上、龙下",充分显现其权势独揽的野心。

慈禧陵也有清代后陵中唯一的地宫,据记载,地宫内随葬有大量的金玉珠宝,其中一对万寿壶共嵌有珍珠1288粒、红宝石56件、蓝宝石18件,被视为稀世珍宝。可惜,民国17年定东陵发生震惊中外的盗陵巨案,随葬品几被盗光,现地宫内仅存空棺一口,而贴金的内壁、石柱也受到极大的破坏,只留形制、规模供游客参观而已。

慈禧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

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太监,慈禧死后往棺内葬宝时,他也是参与者之一。李莲英和侄子合写的《爱月轩笔记》中,详细记载了慈禧随葬品的种类、数量、位置以及价值等。

在慈禧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镶有大小珍珠12604粒、宝石85块、白玉203块。锦褥之上铺着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丝褥上铺珍珠2400粒。

盖在慈禧尸身上的是一条织金陀罗尼经被,被子用明黄缎捻金织成,织有陀罗尼经文2.5万字。经被上还缀有820粒珍珠,盗墓者拆走珍珠后,就将这条价值连城的经被弃之于地,1979年清理地宫时才被发现。经被之上还覆有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被子,也是无价之宝。

入殓时的慈禧头戴镶嵌珍珠宝石的凤冠,冠上一颗珍珠重4两,大如鸡蛋,当时就值白银1000多万两,凤冠价值则可想而知;口内含夜明珠一粒,据传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脖颈上有朝珠3挂,两挂是珍珠的,一挂为红宝石的;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

在其身旁,还陪葬着金、玉佛像,以及各种宝玉石、珊瑚等。据说,当宝物殓葬完毕后,送葬的人发现棺内还有孔隙,就又倒进了4升珍珠和2200块红、蓝、祖母绿宝石。光这些"填空"的珠宝,就价值223万两白银。

下落不明 折叠

据说,慈禧棺内最珍贵的陪葬品要属用白玉雕成、号称可以"烟云流动"的九玲珑宝塔了。

传说慈禧棺内还有4个翡翠西瓜,两个白皮黄籽粉瓤,两个绿皮白籽黄瓤,价值600万两白银。

据悉,慈禧陵中被盗的珍宝或被孙殿英等人用来行贿,或被变卖,或遭毁坏,甚至被走私到国外,绝大多数至今下落不明。

据传,为了逃脱罪责,孙殿英曾把慈禧口中所含的夜明珠送给宋美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