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阳市区西南的宝山山谷之中,东魏高僧道凭法师于公元546年修建,周围八山环抱,状若莲台,存有全国最大的浮雕塔林,有石窟247座,俗称“万佛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摩崖浮雕塔林,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堪称中原“莫高窟”。
灵泉寺原名宝山寺,建筑规模宏大,号称“河朔第一古刹”。是高僧道凭法师创建于东魏武定三年(公元545年)。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隋文帝诏寺僧灵裕法师到长安封为国统,管理全国寺院僧尼。灵裕年老请求回原寺,文帝取灵裕之名的第一个字,冠于八山之泉的泉字,亲自将宝山寺改为灵泉寺。
灵泉寺位于安阳西南30公里处宝山东麓,寺庙毁于抗日战争时期。两侧千余米范围内,存有从东魏至宋代的石窟造像,刊刻殿宇塔龛。东区有龛,西区有龛,共计247龛。从东魏、隋唐至宋,凿刻历时600余年,石刻造像遍及山岩,呈万佛世界,人称万佛沟,是佛教艺术的宝库。
最为著名的是大住圣窟和大留圣窟。大住圣窟开凿于隋开皇九年(589年),位于灵泉寺西宝山南麓石灰岩断壁上。窟门称圆拱状,门楣为尖拱形,上方刻隶书“大住圣窟”字迹。门外两侧石壁上分别凿一拱形浅龛。内刻一高大的护法神王立像。两侧刻有《叹三宝倡言》、《法华经》、《大集经》等。窟室平面呈方形,进深3.4米,高2.6米。门内东侧刻迦毗罗神王,西刻那罗延。北、西、东三壁均凿拱形龛。雕琢佛像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弥勒佛及侍菩萨等。窟顶刻莲花藻顶和6个飞天,体态轻盈,衣带迎风飞舞。
大留圣窟位于龙泉寺东岚峰山西麓断崖上,开凿于东魏武定四年(546年),坐东向西,是当时高僧道凭所造。窟内进深4.44米,宽3.78米,高3.5米,现存坐佛三尊。东面为卢舍那佛,头部已失,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结跏趺坐于东腰须弥座上。后有舟形火焰纹背光及圆形光头。北为阿弥陀佛,头部也失,南为弥勒佛,头部失。方形须弥座下也刻四个小拱形龛。
灵泉寺万佛沟按年代编排,可看出塔式的沿革。可谓“宝山塔林”,堪称全国最大的高浮雕塔林。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的能力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