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建于1968年,位于长江下游345千米处,南京市浦口区和下关区之间,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京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和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干流的大桥,上层为路宽15米、全长4588米的四车道公路桥,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越长江的公路网;下层为宽14米、全长6772米的双轨复线铁路桥,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使中国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得以贯通,是南北交通的要津和命脉。南京长江大桥是南京的著名景点之一,以“天堑飞虹”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1960年代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2014年4月,南京长江大桥桥面出现裂缝问题。
南京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特大桥,铁路桥全长6772米,公路桥全长4589米,桥下可通行万吨轮船。南京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陀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大桥,也是三座大桥中最大的一座。大桥铁路桥将津浦、沪宁两铁道线正式贯通,从北京可直达上海,自此京沪铁路的贯通无长江阻拦。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是中国桥梁之最。
南京长江大桥江中正桥为钢桁梁结构,共有9墩10孔,共有10孔(1×128米 9×160米),由1孔128m简支钢桁梁和3联(3孔为一联)9孔跨度各160m连续钢桁梁组成,主桁采用带下加劲弦杆的平行弦菱形桁架,采用悬臂拼装法架设。岩床埋在正桥河床33~47米以下,9个桥墩基础分别采用重型混凝土沉井、钢沉井加管柱、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钢板桩围堰管柱等基础。正桥10孔钢筋梁中9孔为160米跨度,采用优质合金钢杆件在现场铆接拼装架设。
南京长江大桥江中正桥共有9墩10孔,每个桥墩高80米,每墩底部面积400多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最高的桥墩从 基础到顶部高85米。墩与墩之间的距离除北岸第一孔是128米外,其余9孔均为160米,桥下可行万吨巨轮。正桥两端有4座70多米高的桥头堡。整座大桥如彩虹凌空江上,岩床埋在正桥河床33~47米以下,9个桥墩基础分别采用重型混凝土沉井、钢沉井加管柱、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钢板桩围堰管柱等基础。1967年8月15日大桥合龙。时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曾调来约百辆坦克同时开过桥面,以检验大桥质量。
正桥10孔钢筋梁中9孔为160米跨度,采用优质合金钢杆件在现场铆接拼装架设。十分壮观。尤其是晚上,桥栏杆上的1048盏泛光灯齐放,桥墩上的540盏金属卤素灯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加上公路桥上的150对玉兰花灯齐明,桥头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盏钠灯使大桥像一串夜明珠横跨江上。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绵延十余里,“疑是银河落九天”。
南京长江大桥是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4车道公路桥,车行道宽15m,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人行道各宽2.25m;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正桥长1576米,其余为引桥。连同两端引桥,全桥总长:铁路桥6772m,公路桥4588m。
南京长江大桥江中正桥为钢桁梁结构,共有9墩10孔,共有10孔(1×128米 9×160米),由1孔128m简支钢桁梁和3联(3孔为一联)9孔跨度各160m连续钢桁梁组成,主桁采用带下加劲弦杆的平行弦菱形桁架,采用悬臂拼装法架设。每个桥墩高80米,每墩底部面积400多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最高的桥墩从基础到顶部高85米。墩与墩之间的距离除北岸第一孔是128米外,其余9孔均为160米,桥下可行万吨巨轮。正桥两端有4座70多米高的桥头堡。岩床埋在正桥河床33~47米以下,9个桥墩基础分别采用重型混凝土沉井、钢沉井加管柱、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钢板桩围堰管柱等基础。正桥10孔钢筋梁中9孔为160米跨度,采用优质合金钢杆件在现场铆接拼装架设。南京长江大桥的钢梁原拟采用从苏联进口的低合金钢,但由于后来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在供货方面规格不能满足结构要求,而此时南京长江大桥工程已上马施工,鞍山钢铁技术人员深入研究,提出在保证钢材韧性和塑性的前提下,在大型桥梁对钢材要求的容许范围内,可以适当地降低些强度,使成品合格率得到了成倍的提高,终于为这一钢种制定了符合桥梁使用的“16锰桥”技术规范,保证了南京长江大桥钢梁的需要。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是中国桥梁之最。正桥的路栏上,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
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平面曲线部分采用“曲桥正做”做法,即采用直梁按曲线拼装,而不是直接使用曲线梁。
桥址地质复杂,分别采用4种型式:
1位于浅水面覆盖层深厚墩址处,采用重型混凝土沉井,穿越深度达54.87m,在国内首创记录;
2在基岩好而覆盖层较厚墩位处,选用钢板桩围堰管柱基础;并首次采用大直径3.6米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柱;
3在基岩较好,覆盖层较厚,但水位甚深的墩位处,采用首创的浮式钢沉井加管柱的复合基础;
4在水深、覆盖层厚,但基岩强度较低的墩位处,采用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上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下部为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
利用钢气筒充、泄气来浮托纠编,清基潜水作业深达6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