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福桥由南海人李待问捐建于明万历年间,坐落在今石围塘街秀水涌上,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区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石桥。该桥为五孔石拱桥,中间一孔最宽,其余四孔对称缩小,桥两头为台阶式,桥身用红色砂岩砌成,栏及桥孔边缘用白色花岗石镶嵌,色彩协调,造型古朴美观。桥长42.8米,宽2.8米,两头每级石阶宽度为55~60厘米,高度15厘米,桥栏高15厘米、宽33厘米,缓坡低栏的设计便于轿马和大型物件通过。历史上,该桥为省佛大道第一桥,是交通要道。清嘉庆年间,该桥曾重修,并保存至今。人们为了纪念李待问,习称李公桥,又因其五孔造型,俗称为五眼桥(广州方言称孔为眼)。清康熙三十年(1691)《南海县志》刻本卷二建置志桥梁一目载:“李公桥在厚水村,邑人户部尚书李待问建”。卷一十一载:“李待问,字葵如,登万历甲辰进士”,并评价:“待问为人忠孝、廉恪、敏毅、乐捐”。
随着时代的发展,该桥现已失去省佛通衢的作用,但仍在秀水河两岸居民的日常交通中起着重要作用。桥左右各一孔已被河泥淤塞,桥面亦已凹凸不平。1993年,该桥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 通:由珠江隧道—→芳村大道西(桥东小区)—→桥梓大街 —→通福桥
毓灵桥
毓灵桥位于区政府东南,冲口街辖内,横跨大冲口涌。该桥建于清代中叶,桥名"毓灵"是因历史上此地属钟秀乡,取其"钟灵毓秀"之意,故名。建桥时间难以查考,一说建于明代,一说建于清道光年间。桥名“毓灵”乃因历史上这里称钟秀乡,取其“钟灵毓秀”之意。桥长25米,宽2.04米,全桥共分3段,中间一段主桥长7.6米,左右两段各长6.25米,两端有石阶式引桥。桥面部分由15节宽厚均为40厘米的完整石条组成。2个桥墩宽厚均为2米,接近水面部分成船形以减少水的冲力。桥栏每边是7块厚20厘米、高72厘米的石板,间以8条高90厘米的石柱镶嵌而成。整座石桥结构紧密,造型古朴,没有雕刻任何花纹图案。桥的用料为质地坚硬的青花岗石。
历史上,毓灵桥是交通要道,北接省佛大道,南通南海平洲。清朝时,河两岸已是较繁华的商业地带,文化也颇发达(棉州书院设于此),那些中举的士子衣锦还乡,乘船要通过毓灵桥下,因此毓灵桥有“龙门”之称。当地人认为毓灵桥锁住了冲口山川之灵气,才使当地涌现了不少人才志士。同时,“龙门”多是龙舟竞赛的终点,是夺锦之门。赛龙舟时,桥上吊着鞭炮,桥下挂着奖彩,两岸人山人海。
建国后的60年代中期,该桥还是通往冲口轮渡码头的必经之路,后修建了芳村大道,该桥才失去了作为交通枢纽的作用。由于年久失修,该桥曾严重损坏,1990年秋古桥得以修复。今已形成古桥流水、红花绿树、蝶飞鸟鸣的一景。1993年,该桥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 通:由珠江隧道—→芳村大道东(冲口)—→杏花大街—→毓灵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