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闸,又名北闸桥,地处盐城北门电厂附近,现已为城北大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因闸旁有建于明代的天妃宫而得名。
盐城北门外的新洋港河天妃口,古来系高邮、宝应、兴化等上游水系的入海要道,河口宽阔,水势汹涌。其地亦为盐城南北交通之要冲,往来行旅,车辆不绝。明末清初,盐城离大海仅50余华里,屡遭海潮入侵,房屋淹没,农田渍卤。地方官吏屡议建造天妃石闸,以防洪御潮。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秋,直隶安平人武皋任盐城知县时,带头捐资,筹集资金,在天妃口河面上兴建了通惠桥。该桥建成后,交通虽有所改善,但洪涝、海潮交替为患的状况仍然如常。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江苏巡抚许容上奏朝廷,议建石闸。翌年,总督那苏图、河督高斌等人又联名上奏,朝廷审议后,命大理寺卿汪隆、副总敏周视相度,并委泗州知县,盱眙知县等亲监督工,拆除通惠桥新建天妃闸。计花费白银2万2千余两,于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竣工。该闸斗门五矶心四,遇水则开,畅流入海;遇旱则闭,蓄水灌溉,对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至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因年久失修,闸下淤塞,闸门不能启闭,失去作用,水患、潮灾复来,当地人深受其害。
时知县刘崇照锐意重建天妃闸,盐城名富绅陶鸿恩积极赞同,倾力相助,联络当地士绅筹钱捐资。为求建闸工程能够获得上司批准,他以自家性命财产作担保。在兴建过程中,又亲自督工、选料,终于在光绪二十三年建成天妃闸。
天妃闸一分为二,南五孔、称大闸;北二孔,称小闸。两闸之间有一石墩联接,长约百米,该闸在蓄淡防卤,灌溉良田,发展农业生产,稳定人民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46年,盐城人民为悼念不幸遇难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曾将天妃闸改名为叶挺桥,并刻石纪念,后又恢复原名。1969年,改天妃闸为二O四国道公路桥梁,时称北门闸桥。1975年,在疏浚新洋港工程中,将该闸拆除,新建了城北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