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望山因相传孔子曾在此望海而得名。
关于孔望山摩崖造像,明代始有记载,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卷十一引《淮安府志》,谓孔望山“有诸贤摩崖像,冠裳甚古,如读汉画”。从1950年到1981年,历经多次的调查、研究,造像的材料才逐步公诸于世。
摩崖造像位于山南麓的西端,依山崖的自然形势,共雕刻出造像105个,分成十八个组体,分布在东西长15.6米、高9.7米的峭崖上。最大的人物造像有1.54米,最小的头像仅10厘米。在摩崖造像东侧约70米处,有一尊大型圆雕的石象,略大于实物,长鼻巨牙,卷尾粗足,体貌丰腴粗壮,上刻一丁字形头式的象奴,手持钩鞭,脚带镣铐,右书“象石”二字。石像南25米处有一顶部凿有碑槽的“馒头”状巨石,造像群以南150米处还有一尊圆雕的石蟾蜍。
造像多以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和本行故事为主题,有涅槃图、舍身施虎图,还有宴饮图、叠罗汉图以及立佛像、坐佛像、供养人等,是中国最早的石窟艺术雕刻,比人们认为最早的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366年)还要早约200年,它是中国佛教的早期雏形。摩崖画像里的人物肖像,各具神态,雕刻手法大部分属汉画像石中“拟浮雕”的一类:人物浮起,面孔、手脚、衣格显现出的部分,均以粗率劲直的线条凿出,风格浑厚朴实。一方石槽内的宴饮像属“拟绘画”一类,精雕细凿的手法使线条飘逸有致,堪称后世“白描”绘画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