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赞叹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现在冬雪则成为了黄山第五绝。黄山不仅自然景观奇特,而且文化底蕴深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所以黄山非但以景取胜,还是几千年来道家仙士的常游之所。李白等大诗人也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
黄山千峰竞秀,万壑峥嵘。有名可指的就有72山峰,其中“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灵秀。黄山原名“黟山”,因山峰和岩石遥望青黑而得名。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采药炼丹、得道成仙,唐玄宗于是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黟山”为“黄山”。千余年来,黄山积淀了浓郁的黄帝文化,轩辕峰、炼丹峰、容成峰、浮丘峰、丹井、洗药溪、晒药台等景名都与黄帝有关。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属黄山市管辖,传说是中华祖先——轩辕黄帝修身炼丹而飘然成仙的地方。黄山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境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精华部分为160.6平方公里黄山风景区。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左右。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年均气温7.8℃,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mm。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
黄山经历了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峰林结构。黄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花岗岩洞穴与孔道。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
黄山地区共有河流600多条,其中长度在10km以上的河流有108条。由于黄山山脉横 贯全市,将黄山市分为南、北两坡,南坡流域面积大于北坡流域面积,分别为7569.93km和2264.1km,各占总面积的76.98%和23.02% 。南 坡有流向钱塘江流域的新安江水系和流向鄱阳湖流域的昌江水系、乐安江水 系;北坡有直接入长江的青弋江、秋浦河两大水系。
黄山地区水资源来自天然降水。该地区多年平均面雨量为1775.9mm,地区分布以黄山 风景区为最大,是全国有名的暴雨中心之一。降雨年内分布极不均匀,最大月雨量一般出现 在5、6、7月份,曾高达1037mm(黄山温泉站1954年6月);最小月雨量一 般出现在12月份,记录出现过0。境内降雨的年际变化也相当悬殊,最大最小年份的比值 达2.5以上,甚至达到3.0。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丰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达99.28亿m,地表径流的地区和时空分布与降雨的时空分布基本一致,地表径流年内分配也 极不均匀,每年5~7月份降雨量大,径流量也大;年际分配不平衡,年降雨量越大,年产 流量也越大,最小年径流量与最大年径流量之比约为1∶5。
黄山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森林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达83%。黄山野生植物有1452种,黄山上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水杉,二类保护的有银杏等4种,三类保护的8种,有石斛等10个物种属濒临灭绝的物种,6种为中国特有种,黄山特有2种,首次在黄山发现或以黄山命名的植物有28种,尤以名茶“黄山毛峰”、名药“黄山灵芝”。黄山市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市自然分布着七百多种树木,加上引种培育的树种,共有1000多种之多。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约有100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有香果树,红楠,花榈木,红椿;省定保护木种有金钱松,南方铁彬,三尖杉,银杏,掌楸,黄山木兰,樟树,天目木姜子、连香权、领春木、天女花、青钱杉和中华猕猴桃等15种;还有黄山松、华东黄杉、红豆杉、光皮桦和青檀等树种,属于优良建筑用材的树种,约有一百余种,主要为杉、松、檫、樟、楠、楮、栲等。杉木多分布在休宁流口和溪口,松树多分布于祁门、黟县和黄山区,毛竹主要分布在休宁、黄山区和祁门,其它杂木主要分布在牯牛降和清凉峰,以及祁门、黟县、歙县和黄山区。全市森林覆盖率为73%,木材蓄积量为2400万立方米,毛竹约5000万根,年产茶叶2.5万吨左右,是华东木材的重要产地和著名的茶叶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