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测定,万家坝出土铜鼓的古墓群,其时代约为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这是1974年3月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发现的。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在1975年5月试掘,同年10月至1976年1月正式发掘,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共发掘古墓79座,均为竖穴土坑墓。出土陶器,玉石, 玛瑙,绿松石等文物共1245件,其中以5件铜鼓最为珍贵。
万家坝古墓群位于城南万家坝村东侧台地。1975年10月至1976年1月,省文物工作队组织发掘,面积约3300平方米,发掘墓葬79座,其中大墓13座,小墓66座。出土随葬品1245件,其中青铜器居多,共1002件,其余有陶、木、玉石、玛瑙、琥珀、绿松石等。经测定墓葬年代分为两类,工类墓45座,可定在西周至春秋早期,II类34座,相当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
中文名万家坝古墓群
地 址城南万家坝村东侧台地
面 积3300平方米
小 墓66座
出土文物中,以5件铜鼓最为珍贵。据碳14测定,距今约2300年以上,是迄今世界上发掘所得铜鼓中最早者,在铜鼓分类上称为“万家坝”型。专家们由此认为楚雄是古代铜鼓的发源地。
与铜鼓同时出土的,还有6枚一套的羊角编钟。形制特殊,大小依次递减,钟身上部有方孔,纽作羊角形,与中原地区出土的编钟差别甚大,对于研究我国古代五声和七声音阶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