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元宵龙灯会,2007年5月29日,被公布为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黔东南州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2006年12月30日被公布为镇远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镇远元宵龙灯会,是镇远人极其喜欢和非常热闹的民间传统文化,它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镇远元宵龙灯会俗称玩龙灯,所玩龙灯分为彩龙、滚龙两种。其中,滚龙又叫硬龙。每年正月初三以后开始制灯,初八出灯,十五元宵午夜结束。十六、十七夜晚接龙灯入宅闹寨,祈求龙王赐福。硬龙制作包括选竹、破竹、锯料、扎筋、上节、编圈、围布、涂彩等十几道工序。用竹条捆扎龙身、外围彩绫,涂上各色印记。有龙身龙头、龙宝。龙长短不一,最长的有30多节,特点是:龙头雄俊昂扬,龙身浑圆强壮,龙尾翘立飘逸,龙身披彩色布绫,尨腹点纸扎油灯。敲打激昂锣鼓,催动助兴,条条巨龙栩栩如生,上下翻腾,气宇轩昂,红光闪烁,耀眼夺目。参加玩龙灯的都是镇远城关的各方百姓,各个龙灯队筹划周密、管理严格,推献出德高望重的长者为龙头,统一指挥玩龙灯。各队玩龙灯、花灯、牌灯、划旱船、踩高跷、耍贝壳、舞狮子、歌舞表演等十几项民间传统艺术。单位、商家、住户纷纷,摆放糖果,鸣放鞭炮,热情接灯,人山人海。整个镇远城火树银花,一片欢腾,沉浸在无限欢乐的海洋之中。
镇远元宵龙灯会,有县级传承人12名。元宵龙灯会是镇远人极其喜爱和非常热闹的自娱自乐节日,是古城奇特、长盛不衰的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 镇远龙灯历来已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很有名了,镇远龙是镇远人用篾条编制的,俗称硬龙,表演起来力量感十足。每年春节期间,镇远县12个社区都要进行龙灯表演。各个社区的龙灯通常在正月里要游走每条古街古巷,祈祝丰收、驱赶邪恶。玩龙灯又叫龙灯会,表演活动都在夜间进行,是古城百姓每年春节期间自发组织举办的大型民间艺术节。玩龙灯长达半个月,参加玩龙灯的有镇远城关的各方百姓。各个队组筹划周密、管理严格,推选一德高望重的长者为灯头,统一指挥玩灯。正月初一至初七,各项准备工作就绪。正月初八,各队将陆续出龙亮灯,灯头提灯率队,依次为横幅旗幡、竹编鸟兽牌灯、纸扎造型花灯、鼓乐演奏、踩高跷、划旱船、耍蚌壳、舞狮子、玩龙灯,歌舞表演等十多项民间传统艺术。正月十二,各队亮灯后,手举若干灯笼火把,开始玩龙灯。不少单位及家庭在门前摆上烟酒糖果,鸣放鞭炮,热情接灯。应邀队组接受馈赠,便在接灯处围成圆圈,纵情展演各种技艺和节目。随后是舞龙表演。镇远龙是竹编硬龙,龙头雄俊昂扬,龙身浑圆强壮,龙尾翘立飘逸,红黄蓝紫,色彩各异,长达二十多节,腹内点燃油灯。舞龙壮士身着各色古装,头系布巾,英姿矫健,动作敏捷。举柄挥舞起来,龙口衔宝,上下翻腾,形同真龙,栩栩如生。观灯者此时兴起,用爆竹礼花射龙助威,只见龙身在火海云涛中时隐时现,抗争拼搏,场面壮观精彩,震撼心灵。玩龙结束,父母带着幼儿穿过龙身,祈求龙王爷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正月十五入夜,各龙灯队到达街道指定地点。这时,十多万县内外及国内外观灯者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云集古城。家家门前挂红灯,幢幢高楼飘彩旗,人山人海波涛涌,大街小巷喜盈盈。八时整,元宵灯会开始,上千人的龙灯队同时表演,各施其艺,大显其能。锣鼓声、音乐声、鞭炮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回荡夜空。整个镇远城火树银花,金光灿烂,掌声雷动,一片沸腾。午夜时分,春节龙灯会民间艺术节在涌动迭起的高潮中落下帷幕 。
羊坪镇玩龙灯:村寨都有玩龙灯的历史,旧时称为“灯院”每年春节期间(即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日)是玩龙灯的时节。一般是过了正月初一,逢属“水的天开始出灯出灯有出灯议式”。到过了正月十五又逢“水”的天化灯,化灯又有化灯议式。玩龙灯以龙“为主”,伴之有“鲤鱼精”、“蚌壳精”、“蝴蝶、对虾、猴子翻果、走马灯、鲜艳多彩的花灯、牌灯等。玩龙灯,少则30 人以上,多则上100人。入夜以后,龙宝、龙头、龙身、龙尾和各种彩灯都点上蜡烛,灯火通明,敲锣打鼓热闹非凡。每晚从天黑要玩到天亮,要走好几个寨子,一寨连一寨,一户挨一户的“接龙”有的寨子还要“讨灯酒”。龙到每一家,主人要点上香火蜡烛,摆上“敬茶”、糖果粑粑、酒、红钱(多少不限)等物后,站在大门边放鞭炮迎龙。龙灯依次绕堂屋一圈,这时,龙灯里的随龙“歌手”。也称“讲话吉语”“讲敬语”大意是视主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吉大利、大发大旺。若遇有的人家是新添贵子、新造华居等,还要“开财门”摆上月月红,还有的吉语是恭贺主人的房屋修得好,还有的是“盘歌”,歌手与主人以歌的形式盘问龙灯根源、地方风物、历史故事等。非常优雅动听,文化底蕴非常丰富。当每逢一个大的院坝里,就要进行“耍龙”,锣鼓使劲的敲、鞭炮越放越多,龙玩得越起劲,越好看,一片火树银花,人们互不能语,凡玩龙灯的寨子,你的龙灯来我寨,我的龙灯去你村。一方面看谁的龙灯扎得好,画得好,耍得有艺术,二是互相走访,增进民族团结友爱。在乡下,一般玩龙灯,寨与寨之间相互的灯在路上和寨中尽量避开,互不相逢,若万一相遇时,龙头不得高于对方,只能互相平平而过,为了避免扯皮矛盾,一般是以老人上前提灯龙。
羊坪镇玩龙灯相传起派于唐代,羊坪境内玩龙灯的历史起源无法查考,只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被列为“四旧”被禁止,1976年以后,重新恢复这一活动。按照当地的民族习俗,认为玩龙灯可以兆吉祥,可以“消灾、灭祸、除瘟役”。如果一个玩灯的村寨几年不玩灯,将会出现“不祥之兆”。为了赢得龙赐吉祥,有的人家要扯龙胡子(龙髭)抱鸡崽,要讨玩龙的白蜡烛点亮,讨搭龙的红布给儿童捆腰带等等。是寄希望于龙的好运。
青溪镇的龙灯与镇远古城、羊坪镇的龙灯大同小异。
镇远古城元宵龙灯会流程
镇远古城“玩龙灯(耍龙灯”的场景,那绝不是北方的庙会可以比拟的。它是在晚上进行的大型群众性娱乐活动。那个场面,人山人海,灯火通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置身于此情此景中每个人,都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中,即便是过后回到家中,心情也是久久都不能平静下来的!
在镇远古城玩龙灯那几个晚上,每条街都是遵循“戌时出灯”习俗(也就是下午七点起),这是由于这时的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只见镇远到处都是烛光摇弋灯火通明,所有临街的商铺及居家,家家的门斗上都挂着各式灯笼,加上街面上早已排列有序整装待发五彩缤纷的各种灯饰队伍,以及镇远古街两边拥挤的人群,给人一种无比喧闹、喜气洋洋的莫大陶醉感!
排在队伍最前边的是灯笼队,灯笼队里有各种风格各种样式的灯笼,但都是竹篾扎纸糊且上了色,里边都点上了“草鞋板烛”,显得花花绿绿五彩缤纷的。镇远古城的这支队伍一般都较长也庞大,因为是群众性娱乐活动,巴不得大家都参加,你只要觉得你扎的这只灯好,就可参加到队伍里来,一旦来了就要坚持到最后一天,除了草鞋板烛可以向该队领取外,其它的都要遵循自修自理的原则。
走在花灯队最前面的是“鸣锣开道”锣鼓组,就像古时候朝廷大官出巡那样,两人抬一面特大的铜锣,后面那位操一大锤,一边走一边不紧不慢地“哐——、哐——、哐——”敲着,他的后面就是“年时灯”,这年时灯扎得较高大,当年干支纪年是什么就扎什么灯型,但一般只扎头型,如今年是“龙年”就扎的是个龙头,由于头型较大,里边多点着多支草鞋板烛,再往上点就有一块贴金的街道名纸匾,如果这支龙灯队是镇远古城兴隆街的,上边就贴的是“镇远古城兴隆街”三个金字;接着就是由八个汉子举着排成两列的巨型金字方灯,一边是“国泰民安”,另一边是“五谷丰登”。后边又是八个汉子举着的八面纸彩旗,旗旗伞伞的,把镇远古城里这整个队伍的气势都烘托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