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庄工业园区康庄村唐王庙,坐落于康庄村西,始建年代无从考证。整座庙宇是一座四合院建筑,大门朝南,大门上方有古戏台,进入庙门,庭院东西两边是厢房,庭园北侧高台上是献殿大殿及东西配殿,大殿内主要供奉唐王塑像,东西配殿供奉诸神牌位,整座庙宇风格古朴,具有文物价值,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庙宇年久失修,戏台的横梁已经快要出现裂缝,东西配殿也已倒塌没了屋顶,西厢房也濒临垮塌,亟待维修。
衡山在宋代属嘉宾乡钦贤里,明代属二十八都横口图,清顺治年间设横口保,康熙三十九年(1760年)与横内保(长桥、溪仔一带)合并为横内口保。民国23年设横口保,属于第四区(又称北区)横口联保,民国29年,撤销“区”一级,横口联保与长桥联保合并为长横乡,民国33年横口保改名康庄保,长横乡改名长桥乡,福建省主席陈仪曾赠“康庄大道”匾。新中国初期,于1952年成立属于第三区的横口乡,1956年,第三区改称官浔区,横口乡改名康庄乡。1958年9月,属长桥公社的康庄大队,1985年5月属官浔公社,即现在官浔镇康庄村的前身。
作为一个行政村,康庄全村有720户,3156人,主要分布于横口、横口圩、田中央、店仔街等四个自然村。形成了下城门、下埕、石路园、后山头、砖仔埕、上埕、布政学、后壁沟厝、鸡柳仔脚、沈厝、沈厝潭、西瓜地、松柏脚、大潭边、潭边、潭头社、溪头社、虎尾寨、下宏庙边、南门、上江、大宗边、大井、下学、樟王公庙边、红行顶、清尹、潭仔尾、下江、大厝内、二宗埔沈坑、上帝爷庙、涂围厝、新村、泰楼、楼前园、楼内、大学、任茂头、大庙边、人坂等四十几个大大小小的自然村和社角。
横口行政村拥有耕地2305亩,其中水田2150亩,农地155亩,并有大片山地。1970年建一座石陂拦赤岭溪(小南溪横口桥下一段称赤岭溪),引水灌溉“横口大洋”稻田1600多亩。“横口大洋”在“大南溪”之滨,常受洪水灾害,从前已在南溪岸边建一条防洪堤(俗称杜围),多次决口,屡修屡崩,解放后多次加固。又经过移沙造田,平整土地,现已形成了有防洪堤2,4公里,机耕路三纵三横,灌溉渠“三进三泄”拥有2000余亩稳产高产的水田。
横口村传统的农产品有稻谷、番薯、甘蔗、荔枝、柑桔等。其中六十年代在渐元山西坪龟山定植的荔枝,就有乌叶、兰竹、桂味、灯香、紫娘鞋双肩玉荷苞等优良品种;近年来在碗山发展的茶叶种植,品种有铁观音、黄旦、梅占等,有很好的声誉。八十年代后,族人多有外出打工、发展者,约在900人以上,其中主要是到厦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