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隆中对,传奇襄阳城(二)

旅游

天下隆中对,传奇襄阳城(二)

隆中牌坊

  建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是隆中的标志性景观之一。石牌坊高约六米,长约十米,其建造材料为青石开榫组装而成,依外观形式为柱不出头有楼,四柱三牌楼式。“古隆中”牌坊宽三间,中为中间,两旁为次间,四柱脚深埋土中,四周出土处铺地平石,柱前后及旁,以十个纹头砷石支撑。牌坊定盘枋斗口架正昂板,两正昂间置花板,并雕流空花纹,以为装饰。正昂上平铺脊筒檐板,其檐板叉出发戗,戗角作鸽尾形。牌坊脊板两端并饰鱼龙吻,中央置火焰珠。“古隆中”牌坊中间上、下枋以“古隆中”字碑分隔,上、下枋面浮雕渔樵耕读及二龙戏珠,两边门柱正面上雕刻“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草庐

  公元1987年重建的仿汉建筑。诸葛草庐按照孔明当年居住的风格设计,陈设简单,一琴一剑,几卷书简而已。但是诸葛亮却能在这方寸之地洞明世事,纵论天下。

武侯祠

  古隆中武候祠,是隆中传统十景之一,始建于唐,为隆中的主要建筑,坐落在隆中山的东山梁上,她是供奉诸葛亮的祠宇,整个建筑群雄伟壮观。祠内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及蜀汉政权中功勋显赫的文武大臣塑像威武雄壮,栩栩如生,真是“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它同先主庙、刘备莫相毗连。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 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一进大门,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通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很精湛,因此被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短暂而悲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

襄王陵

  在诸葛草庐故址,今草庐亭旁一个占地约100平方米,高约10米的土堆。这就是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襄简王朱见淑为自己修造的陵墓。陵墓上面及四周古墓参天,与隆中其它景点相望远近。襄王陵为襄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隆中风景管理处立碑标记。

三顾堂

  三顾堂位于诸葛草庐前方,是纪念刘备三顾茅庐的仿古建筑和纪念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明朝吴绶在题三顾堂的诗中说“贤人隐岩穴,帝子再三寻,野处终身志,雄谈济世心。路回山隐隐,树锁昼阴阴,千载称鱼水,高风冠古今。” 三顾堂体现了人们对刘备礼贤下士精神的赞扬和对诸葛亮聪明才智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