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梁王陵墓

旅游

西汉梁王陵墓

西汉梁王陵墓群是在炸药还没有问世的西汉,完全由无数民工用锤子一下一下敲凿出来的,其工程之浩繁、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由墓内所出土的汉代壁画、金缕玉衣、鎏金车马器、骑兵俑及大量精美的玉器等更堪称稀世之宝。西汉梁王陵墓群现已发现汉墓大小18座,其中更以汉高祖刘邦之孙--梁孝王刘武及王后墓的规模最为宏大、最为著名。梁孝王王后墓纵深210米,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石室陵墓,墓内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客厅、卧室、壁橱、粮仓、冰窖、马厩、兵器库、厕所(最为人击节称奇的是其中有实物为证的、在中国最早使用的、雕刻精美的石制坐便器)。在梁孝王墓和王后墓之间有一条地下通道,名曰"黄泉道",是梁孝王和王后死后灵魂幽会的通道,据称后人所谓"命归黄泉"或"黄泉路"之说即源于此。僖山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作工精细、质地纯正,历经2000余年仍风韵犹存。柿园汉墓壁画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为主题,四周衬托缭绕的云气和绶带,画艺精绝,气势磅礴,被称为"敦煌前的敦煌",其中所出土的容貌秀美、栩栩如生的断臂仕女佣更被称之为"中国的维纳斯"。

众多的壁画遗存中,墓室壁画很少,西汉早期的更少。因而,该壁画即成为我国时代最早,墓葬级别最高的墓葬壁画珍品。然而,历经十年,壁画的破坏逐渐显现,日趋严重。表面绘彩层起翘脱落,颜料退色,局部有网格纹显现。地仗层有龟裂分层现象。画面有通透性开裂。壁画固定件有松脱现象。壁画表面显现后背木龙骨变形前顶的痕迹。壁画整体弯曲变形严重。交接处产生裂缝。画面在局部产生翘曲开裂。梁孝王墓,史书上多有记载。《史记·梁孝王世家》索隐《述征记》:“砀有梁孝王之冢”。《水经注·获水》引应邵曰:“县有砀山,山在东,出文石,秦立砀郡,盖取山之名也……山有梁孝王墓,其冢斩山为廓,穿石为藏。”清光绪编《永城县志·古迹》中记载:“孝王洞在保安山之东麓,其中有十字街,饮马池。”《太平寰宇记》载:“梁孝王墓在县(北)五十里,高四丈,周回一里,砀山南岭山。”梁孝王墓被发现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末年,曹操“引兵人砀,伐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致使“金尽梁王石室空”。

一般的王陵都是劈山后用巨石修砌,但梁孝王墓不是这样。梁孝王墓“斩山作廓,穿石为藏”,工程之浩大、结构之独特、布局之对称,都是罕见的。

而今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两千年的沉淀,盗墓、时间的洗礼后,梁王墓已难见夕日的辉煌,徒留空荡荡的墓室与伤痕累累的芒砀山展现在世人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