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湿地公园

旅游

鄱阳湖湿地公园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集湖泊、河流、草洲、泥滩、岛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为主体景观,湿地资源丰富、类型众多而极具代表性的纯自然生态的复合型湿地公园。是世界六大湿地之一,亚洲湿地面积最大、湿地物种最丰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4A级景区,中国科普教育基地。
湿地公园总面积为36285.0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为3511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6.8%,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鄱阳县境内,鄱阳湖的东岸、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处于度假胜利地庐山、中国瓷都景德镇、道教圣地龙虎山、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的中心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3′39″~116°44′38″,北纬28°56′52″~29°13′31″。2008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2011年荣获江西先进旅游景区、江西省十大新旅游景区称号。

概述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就在鄱阳县,素有山有林麓之利,泽有蒲渔之饶的美称,有“鱼米之乡、富饶之洲”的美誉。
鄱阳湖国家湿地是亚洲最大的湿地,是50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栖息繁衍地,是极其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布局主要划分为:一城、七区、两廊:“一城”即鄱阳湖文化水城,“七区” 即汉池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与保育区、珠湖水源湿地保护保育区、青山湖人工湿地综合利用示范区、白沙洲自然湿地展示区、鄱阳湖文化水城管理服务区等,“两廊”即白沙洲景观大堤至长江防洪大堤的绿色廊道和县城、上头湖、青山湖、珠湖之间的蓝色廊道。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以自然的鄱阳湖、河流、草州、泥滩、岛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为主体景观,湿地资源丰富,类型众多,极具代表性。公园中有东方白鹳、白鹤、小天鹅、白头鹤、大鸨、红胸黑雁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世界上现存的白鹤有4000多只,一到冬天98%的白鹤会选择到鄱阳湖越冬,场面非常壮观,英国菲利蒲亲王称“中国的第二长城”。

地理位置折叠编辑本段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江西省鄱阳县境内,位于江西省北部,上饶市西部。鄱阳湖东岸,饶河、漳田河的交汇处。它西接庐山、北望黄山、东依三清山、南靠龙虎山。湿地公园总面积为36285.0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为3511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6.8%。

自然气候

鄱阳湖流域地处中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夏冬季长,其特点为:春季多雨、夏季炎热、秋季干燥、冬季阴冷。总的来说,流域气温适中,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冰冻期短,为发展多熟制农业生产和叶茎类作物创造了有利条件。流域气候条件有较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具有不同的气候特征,对发展多种经营、立体农业具备良好的条件。

旅游景区
物种资源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分布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野生脊椎动物共计249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候鸟出境
候鸟出境
动物17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63种。不完全统计,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有维管束湿地植物141种;鱼类资源108种;鸟类资源13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国家“三有”保护鸟类83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63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鸟类17种。

特别值得的一提的是,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有不少中国与日本、中国与澳大利亚共同保护的候鸟,列入中日保护协定的有55种,列入中澳保护协定的有14种。

这里聚集了世界上98%的湿地候鸟种群,世界上现存的白鹤有4000多只,一到冬天98%的白鹤与数十万的天鹅会选择到鄱阳湖越冬,场面非常壮观,是“白鹤的天堂,天鹅的故乡”!

旅游资源

鄱阳湖烟波浩淼,气势磅礴,公园内河流众多,溪水蜿蜒,农田蔓延,芦苇片片。湖光山色,景色幽静,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溶山水之灵气于一方,汇自然与人文为一体。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内集湿地文化、候鸟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人文景观资源于一体,形成了融多种风格文化景观为一体的 湿地旅游景观。

湿地景观最美丽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拥有最密集的湖,全县有大小1067个湖泊;最多姿的水,丰水季节,水天一色、草湖相依
草湖相依
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烟波浩渺、气势磅礴、波光粼粼、帆影点点,却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景;枯水季节,河湖密布、芳草过膝、一碧千里、芦花飞舞。所以它也拥有最诗意的草,秋冬季节原本鄱阳湖底水退滩出,成了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江南大草原,微风过处如一片绿波海荡漾;最温柔的荻,金黄的荻杆、雪白的荻花在阳光、绿海的衬映下摇曳成了生生之美的讯息使者;我们说天空因鸟儿而灵动,有候鸟的地方就是生态非常好的地方。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拥有全球最豪华的鸟阵,集居着全球三大越冬鸟阵,分别是最大的白鹤、天鹅、鸿雁越冬鸟群。它们年复一年翻山越岭,穿越极限,犹如一群守望者守护着这一湖的生态且古今同此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