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大运河

旅游

丹阳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丹阳段,最初始于秦。秦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云阳地域,见此地有天子之气,遂发赭徒三千,凿云阳北冈山,截直道使之曲,破“王气”,并将“云阳”改名“曲阿”。凿冈引江水穿过丹阳,世称“徒阳运河”。该河道直下江南平原,与奔牛运河相接,沟通了南北水运交通,从而奠定了丹阳两千多年水运长盛不衰的基础。秦代以后,运河治理一直被历代朝廷所重视,丹阳境内河道也是整治延绵不断。孙吴末年,徒阳运河进行大规模拓浚。此次拓浚是从丹徒杜野至丹阳小辛段,“皆斩绝陵垄,功力艰辛”。拓浚后使“河床深广”,运输和水利条件获得改善。隋大业六年(610年),炀帝“敕穿江南河”,即在徒阳运河的基础上,大规模浚深和拓宽为江南运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竣工后,徒阳运河两岸“夹岗如连山,盖当时所积之土”。经过这次拓浚,江南运河成为沟通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最重要的输漕航道,并与北方的邗沟、通济渠、永济渠贯通为一条南北水运大动脉,经济作用自此与日俱增。
北宋、南宋时,对江南运河的整治特别重视,择其大者,达19次之多。元代,先后疏浚2次,其中泰定元年(1324年)浚河工程最大,调集1.05万人,在镇江至吕城131里运河线上分3段筑坝挡水施工,使河面宽至5丈,底3丈,河深掘至6尺。同时,浚修丹阳练湖,以济漕运。明朝为济漕运和水利灌溉,花了10年时间对丹阳练湖进行浚治,并将运河浚深、改道(城区)。同时,先后修复练湖济运闸、吕城闸,新建黄泥坝、陵口闸等,形成“节节有闸、处处挹注”的格局。此外,还治理了丹金(溧)漕河、九曲河、香草河、简渎河等。清代,光绪11年至28年曾4次浚治京杭运河丹阳段,此时丹阳境内已河道纵横,农田水利能灌能排,成为江南“鱼米之乡”。民国4年至25年也共浚治了5次京杭运河,其中以民国24~25年疏浚工程最大,全线(丹阳段)疏浚,实浚土方92.1万方。京杭运河在丹阳境内因落差大,水流急,故多采湾道使之趋缓,尤其是途经县城时,更是采用分湾并用之法。据记载,丹阳城区段的运河曾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的改道。明嘉靖(1522--1566年)前的运河古道原址即为现在城河路。当时的河道是从北水关进城,经新桥、贤桥,出东门水关桥,往今尹公桥宝塔湾方向。当时的丹阳知县周应鳌凿通演武场(今考场),引北门七里庙运河水入西门护城河,环城半圈到东门外形成一个弯道,迂缓水势,减速慢流,这也是第一次改道。明万历年间(约1619年前)进行了第二次改道,把尹公桥附近河道改凿成弯道,名曰“转河”,后称之宝塔湾。现在万善公园内的曲水,大都是当年“转河”河床改造的。1958年长江口谏壁建成了翻水站,保证了上游来水,随之丹阳运河也进行了第三改道,主要工程是裁弯取直,从北门七里庙到东门七里桥之间,新挖河床5.5公里,裁去大小弯8处,废弃原来的绕城河段和宝塔湾。
如今的京杭大运河丹阳段道直水缓,全长29.2公里,是丹阳市老城区与开发区的分界线。上个世纪90年代,经过长达7年的数次整治,丹阳运河段现已达国家4级航道标准,可常年通航500吨级船队,是一条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丹阳大运河新港年吞吐量达100万吨以上,是苏南内河港口中最大的独立港区。今天的大运河丹阳段上,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速公路立交桥和一座座公路桥如道道彩虹飞架南北,河面上一列列船队汽笛声声,川流不息,使古老的丹阳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