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台春色、枫浦渔樵、鸿客斜阳、亭劳草、药桥泉石、巨湖烟雨、吾山雾霹、中州风月为浏阳八景。古代文人骚客或慕名而来,或题咏作赋,给后人留下不少故事传说。浏阳八景集中在浏阳县城及其附近,最早见于清乾隆举人周忠信的《浪淘沙·浏阳八景》词。每一景都包含一个典故,裴休、杜甫、杨时、孙思邈等名人流寓浏阳的轶事都融入八景之中。
亭芳草指昔日浏阳八景之一飞亭独有景色。据同治《浏阳县志》载:“杨时在任四年。有惠政于县。作飞亭,又作归鸿阁。自为石刻记。”又县志“艺文”卷载:“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县苏寒村毁淫祠而新之。”苏寒村,字本皋,固安人,嘉靖十一年(1533年)癸巳岁知浏阳县事。视县旧祀王池、水南、东诸庙。民庶惑忧,以毁祠而新飞亭。后又废。清同治十二年时在署西尚悬“飞亭”愿额。明代王献之作《飞亭》:“址于治右(县署二堂之右)、广三楹,围以垣墙,植以竹木;时或延宾,退思且视也。”又云:“飞亭义取何乎?或曰:,小鸟也,飞不数尺。言乎其栖之易也。或曰:之飞也。而跃如前言乎。斯道之昭也。或曰:亭记怕也,而飞鸟鸣焉,言乎其止暂也,义亦悉矣。”相传:飞亭的围圃之中一块长方形的草地,生有似蜈蚣蔓草,四季如茵,数九寒天,满地积雪尺余,唯独这里绿草青青,如夫似锦,故有亭芳草名。清代周忠信亦有《浪淘沙》颂之,兹录前阕记迹:
“芳草几何时,积棘权栖。空亭犹记孤雁飞,三径春残花老去,芳草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