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仙桥边,二郎神三拜鲁班爷

旅游

升仙桥边,二郎神三拜鲁班爷

它是列入省级文物“保护”的宋代古桥,它是有赵州桥之姊妹桥之称的千古名桥,但它也曾是被垃圾完全遮盖了美丽的古桥。无论周围生活的人是谁,无论周围的环境是优美还是肮脏,它都一直横亘在哪里,记录着一段历史,一种记忆,一缕智慧,它就是升仙桥。

升仙桥坐落在旧县城西门外护城河上,始建于唐代。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重修,是一座并列砌筑的单孔弧敞肩石拱桥。长15.3米,宽6米,桥面到河底高4.7米,主拱劵用20道单劵并列砌筑,现存跨径11.3米,中间高2.7米。主拱两端各负小劵,用8道单劵砌筑,跨径2.45米,拱矢0.5米。大劵和小劵的劵脸右石上均有雕刻。

升仙桥与赵州安济桥、永通桥结构基本相似,被誉为安济桥的姊妹桥。现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然而谁能想到这么好的一个省级保护文物曾经被垃圾包围着,经有关部门报道后,自1995年到2005年十年时间,经过行唐人民的不断努力,它终于恢复了原有的美丽模样。

升仙桥是一座单孔圆弧敝肩拱石桥,全长15.3米,桥面宽6米,桥面至河底高4.7米,主拱券用20道单券并列砌筑。现存跨径11.7米,中间高2.7米。主拱两端负小券,用18道单券砌筑,跨径2.45米。大券和小券的券脸石上均有雕刻,桥两侧有拦版、望柱,版面有的刻图案花纹,有的刻不纹不花的凸文,栏版两端都有一卷去抱鼓石,特别是券脸石上雕刻的雄鹰、雄狮以及其它奇珍异兽,雕刻之细腻,造型之美观,堪称古代艺术之珍品。

升仙桥主拱南侧锁口石下面刻有:“上房井底童经邑赵寅等到十二人邑从姓名如后:赵寅、赵海、刘倩、赵谏、刘贵、刘云、赵冲、赵口、赵绪、李发、赵贵,元祐五年六月十五日记。”证明此桥在北宋年间(1090年)重修过,根据栏版和主拱石两石料较新及石雕艺术风格看,专家认为不是原物,而系后来修补。1955年又重修加固过,从外表看,石缝之间还抹上了混凝土。

传说当年鲁班爷一夜之间修了一座赵州桥,还剩下了两块石料,就把它装进捎马子里,到山西浑源州去看他妹妹修的悬空寺。走到行唐城,他觉得又机又饿,见城西门儿那有个客店,就进了客店,要了一壶酒、两盘菜,自斟自饮起来。

那时候,正是初冬时节,护城河上都结上了一层薄薄的冻凌。鲁班爷正喝酒哩,就看见行唐城那边过来一个大汉,背着一个老婆儿走到护城河边上,脱下鞋袜挽起裤腿下了水,那冻凌碴子把腿都划破了,可那大汉也不怕疼,背着老婆儿过河进了西门。鲁班爷叫过店掌柜一问,才知道这个人是行唐城西关的人,叫杨戬,排行老二,人们叫他杨二郎。这个人是个大孝子,老母亲有了病,二郎就每天背着老母亲到城里去看病。

那时候,西门外的护城河上没有桥,人们进城都是趟着水过去。二郎夏不嫌热,东不嫌冷,一天不隔背着老母亲进城,挺受罪可一句怨言也没有,人们见了没有不夸他孝顺的。鲁班爷一听,心里挺敬重他,也就不到悬空寺了。趁着天黑没人,叮叮当当一宿造了一座石头桥。后来二郎背着老母亲到城里看病,再也不用趟着冻凌碴子水过河了。

后来二郎得道成仙,玉皇大帝召他上天庭位列仙班。头上天,二郎神想起鲁班爷为他造桥的事,不忘旧恩,特意到那座桥上边拜了三拜,答谢鲁班爷的相助之恩,接着就踩着一朵祥云上了天。人们见二郎在桥上升天成仙就给这座桥起了个名字叫“升仙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