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全境地处泽州盆地中央
晋城城市风光
晋城城市风光(80张)
,全市平面轮廓略呈卵形,境内丘陵、平原纵横交错,整个地区的地势呈北高,中、南部低的簸箕状。其中丘陵面积577.9平方公里,平原面积116.7平方公里。盆地及宽谷平原占总面积的12.9%。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600-700米。最高的中条山舜王坪,海拔2322米,最低处是丹河、沁河下游河谷地,海拔接近300米。[24-25]
气候
晋城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晋城
晋城
受大陆性季风影响,四季分明,一般为: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属“长日照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393~2630小时之间,平均为2563小时。年平均气温10.2~12℃,麦收期平均气温为19~23℃,极端最高气温34.8℃。地面极端最高温度最高时达62.8℃。气温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盆地由平地向山区递减。年平均降水量626-750毫米,降水量主要分布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56.4%,年最大降水量为1010.4毫米。年降水日数为90-98天。最佳旅游季节为4-10月。气候温和,早午晚温差变化稍有缩小。降水量的区域分布总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山区多于平川、丘陵;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大于北中部地区。晋城市可分为:温寒作物区,温凉作物区,温和作物区,温暖作物区。晋城市多年无霜期为197天,最多为226天,最少为138天。[25-26]
河流
晋城市境内河流纵横,主要为丹河和沁河两大流域。沁河的主要支流有长河、白水河、犁川河、龙湾河、范河;丹河的主要支流有东丹河、东大河、巴公河、石盆河等。干流流向多由北向南,其支流流向多为由西向东。水资源总量为3.54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为3.3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2.54亿立方米,重复资源为2.37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资源量为1.11亿立方米。[25] [27]
2历史沿革
编辑
建制沿革
晋城古称泽州府、泽州或建州等
泽州城
泽州城
。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丰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政区的设置,最早可追溯到西燕时期的建兴郡。以后虽历经变化,但管辖范围大体一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高都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这里就留下了人类生活的足迹。[28] [22]
尧、舜时期,为冀州之域,且属“帝都畿内”。留下了尧封丹朱、舜“耕历山,渔雷泽”。禹凿石门(阳城获泽河两岸有石门。泽州县金村镇境内有龙门峡,丹水从中流出,传为大禹治水遗迹)等传说。[22]
夏朝汤伐桀,桀居天门,迁于垂(天门即今晋城泽州县南天井关,
古关隘小口隘横望镇
古关隘小口隘横望镇
垂即今高都镇南的垂棘山)。[21-22]
商汤桑林祷雨。获雨,遂作桑林之乐。今阳城东南有桑林乡。[22]
春秋时属晋,战国属韩,后属赵。[29]
秦汉时先后置高都、阳阿、获泽、端氏、泫氏等县。[21]
东晋太元中年(383年)慕容永置建兴郡,北魏永安二年改为建州领高都、安平、泰宁、长平等四郡十县。北齐天保七年,撤泰宁、长平两郡,辖高都、安平二郡,北周因之。[28] [22] [29]
隋开皇三年(583年)因建州在获泽河旁
泽州府治全图
泽州府治全图(14张)
,而改称泽州。十八年依境内丹河为名,置丹川为泽州治所。隋文帝仁寿四年,泽州刺史张伯英随汉王杨谅反隋,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泽州为长平郡。[29] [21-22]
唐武德元年(618年)废郡分置泽州(领获泽、端氏、沁水)、盖州(领丹川、盖城、陵川、高平)二州,三年增置建州(治晋城,由丹川析置),六年建州废入盖州,八年泽州移治端氏,贞观初盖州废入泽州(移治晋城)隶河东道,天宝二年改为高平郡,乾元初年又改泽州。至德元年(756年)泽州改隶昭义节度使。[29-30]
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死,从子刘稹秘不发丧,并上表迫朝廷任其为留后;河阳节度使派兵马使马继等率2000步骑,到天井关南科斗店讨刘稹;刘稹派薛茂卿率兵抵坑,薛破科斗店,擒马继。[21-22]
晚唐会昌四年(844年) 依李德裕所奏,
晋城白马禅寺
晋城白马禅寺
泽州改隶河阳节度。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李罕之占据泽州。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昭义军兵变,杀节度使李克恭,时泽州为昭义军所辖。光化元年(898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派李嗣昭攻下泽州。光化二年(899年)李克用与朱温(后梁太祖)争夺泽州。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三月 朱温派大将氏叔琮攻李克用,入太行,占天井关拦车镇(今晋城南),攻陷泽州。天佑二年,泽州州治复名丹川,阳城改为获泽。[22]
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年)梁太祖朱温抵泽州。乾化二年晋王李存勖过泽州。后梁末帝龙德三年(923年)梁末帝派董璋为泽州刺史,又命北面行营招讨使王彦章会董璋陷泽州,是年后唐建立,泽州州治复名晋城,获泽复改为阳城。[21]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昭义军降后汉。时泽州隶昭义军。[22]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
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优秀旅游城市(80张)
十二月后周柴荣军过乌岭(今沁水与翼城界),胜北汉帝刘知远从弟刘崇。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三月周世宗柴荣大胜北汉于巴公原(今泽州县北)。[21]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昭义节度使李筠起兵反宋,宋太祖亲征李筠,破泽州。至道三年泽州隶河东路。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任泽州晋城令,推行“乡必有校”,建乡学72所,社学数十所。宋哲宗元九年(1094年)泽州人孔三传首创诸宫调。宋徽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陷泽州。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金改泽州为南泽州,元光二年,升为忠昌军节度。[29] [21]
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建西关景德桥。金天会六年(1128)泽州隶河东南路。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年) 蒙古太祖以木华黎为太师、国王,率兵南征,陷泽州。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蒙古兵攻天井关。金哀宗正大六年(1229年)金枢密判官移刺蒲阿收复泽州。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段直归附蒙古军,被授为泽州长官。金末起兵,筑垒自保,蒙古兵复占泽州后归附。[21]
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年)重修府城玉皇庙,时泽州隶平阳路,元顺帝至元五年(1339年)泽州始建州署,至元十七年,红巾军攻陷陵川县,杀县尹张辅。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军攻取泽州。[21]
明洪武九年
天井关东南青天河
天井关东南青天河
,泽州升为直隶州,隶山西布政司,领四县,编户一百六十七里,州治晋城省入。明洪武六年(1373年)在泽州设益国铁冶所,时为中国十三个铁冶所之一,年产生铁约50万斤。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知州傅淑训重修《泽州志》。明思宗崇祯四至六年,农民义军攻破大阳镇及沁水县,杀沁水知县焦鳌。[29] [21]
李自成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九月 大顺义军刘忠破泽州西苇町堡。十月大顺义军攻高平。是年大顺义军刘芳亮据泽州。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知州陶自悦纂修《泽州志》,共30卷。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和陶自悦作序。[21]
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泽州为泽州府,领五县。[28] 民国三年(1914年),废泽州府,所领各县均属冀宁道,府治凤台改称晋城。民国19年(1930年),撤销冀宁道,直隶山西省。抗日战争时期,晋城归太岳、太行抗日革命根据地领导。1945年4月28日晋城全境解放。[22] [21]
1948年10月,析晋城城关区置晋城市,1949年8月撤销。1983年9月复设晋城市,由省直管,晋东南行署代管。1985年5月,实行市管县体制,经国务院批准,晋东南地区撤销,晋城市升为地级市,领沁、高、阳、陵4县和城、郊二区,与古泽州府版图一致。1996年8月,晋城市郊区改为泽州县,辖区不变。[22] [21]
历史文化
在晋城市区范围内,
祈福寺
祈福寺(5张)
最能体现晋城文化特色的是晋城老城。不论是程颢书院,还是景德桥、景忠桥、张院民居、玉皇庙,这些都是晋城老城的组成部分。晋城老城始建于唐武德初年(公元618年)[4] ,有着上千年的建城史[4] 。历史上有无数名人踏上了这片土地: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登上泽州城北楼,写下了《登泽州城北楼宴》。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孙子隰川王和宣宁王迁于此,建有隰川王府和宣宁王府。于谦在这里写下了《到泽州》。近代,朱德、冯玉祥、赵树理等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可以说,晋城老城是晋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重要的承载晋城文脉的历史遗存。[5]
晋城市郊泽州县拥有中原地区,三晋东南第一雄关"天井关"和"横望隘"、"小口隘"、"碗子城"、"星轺驿"等重要关隘,由关隘往南数公里,就是通往河南,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险要古道——羊肠坂。[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