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青城山

旅游

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这一山一水,相邻。这一动一静,相邻。这一清透一厚重,相邻。在这天府之国,如此两处美景,让人无不向往惊叹。

登入青城山,惊叹于它的雄伟壮观。重山叠嶂,空翠四谷。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盛苍翠的林木之间。登高眺望,群峰环抱,奇峰叠嶂。在薄薄的雾幛之间,连绵起伏的线条,或苍劲雄厚,或温婉柔和。满山的树木葱茏青翠,正是它们用茂密的树冠,画出一副让人惊叹的美景。走在坚实厚重的山体之上,满怀沉稳妥帖。周围的重山将我包围,安全感无形中加重。在这样的山中,自己变得渺小。群山广阔的怀抱,让我内心安宁,思绪也不在悬浮。静静望着叠嶂,心胸开阔,眼神淡定无比。

青城山,曲径通幽,枝叶蔽天。连绵的石阶,洁净规整,蜿蜒盘旋,织出一片宁静清幽的网。初春,山上的青绿依旧满目。隐隐听到鸟儿在林间轻轻呢喃,似乎不忍打破这清幽的氛围。游人们也是轻言低语,脚步轻柔。在这静谧之中,心境慢慢沉静,闻着淡淡树木清新沁脾的香气,仿佛在凡事无扰的仙境一般。所见的花草,也是与世无争般舒展自己的身姿。绿的青翠,黄的灿烂,粉的柔美,白的纯净,红的艳丽,紫的优雅。靓丽颜色,交织呼应,形成婉约画面,怡人怡心。虽说是爱花之人,却不忍心去采摘一朵,插入黑亮发间。让这清丽花儿,与同伴相偎相依,点缀这磅礴山群。湿润空气,在身边环绕,密无间隙。裸露在外的皮肤,贪婪地与它亲密,恨不得让它深深深沁入其中。温润感觉是我最喜爱的,温和之至,与此地民风极为相似。通过一处石桥,栏杆上缠着半粗的棕绳,已有层绿绿的青苔,诉说着经历的风吹雨打。轻轻的走过,手指轻抚那些绿苔,那是岁月的痕迹吗?茸茸的浅绿,一片片的,像极了曾经心中的心事,在温柔的角落悄然滋长。

山中让人称奇之处,有二处让人叹为观止,均是自然景观,无半点人工雕凿。一是涮笔崖。两面陡峭悬崖夹角而成,峭壁平滑如用刀削一般,无任何植物攀附其上。只有一条一人多高的走道通过。行走在这条道路上,感觉到两侧峭壁逼仄,压迫之感让人生畏。深深峡谷就在脚下,光秃陡壁测立两旁,石路窄小,行走必须小心翼翼,注意脚下和头顶,以防意外。二是慧根。树根交错盘踞在岩壁之上,在旁有“慧根”两个大字,字体浑厚大气。走近它,伸手去摸摸这交错的树根,欲沾染一身的智慧。看到它,突然想起看过一篇写海与天的文字,作者曾用过八字来描绘它们:“天欲掬海,海欲溺天”。如此这般,那这慧根,是否就是根欲附岩,岩欲生根?静看这片扩散无章的树根,裸露的树根已有百年之久,是岁月血脉的青筋,突劲有力,扎人眼目。

行走山间石径,秀丽景色,了然于目。挺俊树木中,总有一丝小小的惊喜,闯入我的眼眸。万树丛中一抹娇羞的绯红,使这一片山像一位含羞少女,一树灿然开放的红艳花儿,是她脸颊上浮着的红晕,亦是她脉脉含情的眼。乘索道而下,脚下的山谷间,一树树的玫红桃花让人内心涌起淡淡的欢喜,洁白宁静的花树更让人心底沉静。这花儿细细密密绽放在心田,盛开在眼帘。繁盛的绿叶,在身边缓缓流动着,不同的叶形,相同温润的色泽,在暮色中,和着丝丝凉气,升腾起它们独特的清淡香气。伸手即可触摸它们清冷的身躯,在心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游走青城山间,就像走在一片无声的宁静世界。千年历史沉积下来的浓厚的道教文化,让你无形之间就融入着美好的大自然间。人与自然地关系,和谐无比,宁静无比。这就是一片心灵的圣地,难得的祥和浑厚与沉稳,这也应该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底色。

余秋雨先生在其所著的《文化苦旅》中有一篇《都江堰》,此文篇首即言:“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时光荏苒,岁月变迁,我们会发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能留下千古美名的工程又能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