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 陵 禹 庙
出绍兴稽山门数里,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典风格的建筑群就展现在你的面前。赭黄色的殿宇依旁郁郁葱葱的会稽山,屋群高低错落,各抱地势,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显示出恢宏而又庄严的气派。这就是浙东的名胜禹陵和禹庙。
大禹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在洪水滔滔、大地茫茫的远古年代,他沐雨栉风,含辛茹苦,率领民众与水患作斗争。通山川,疏江河,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治平洪水。据《越绝书》记载,大禹“忧民救水到大越(今绍兴),大会
计,爵有德,封有功”。会计(即会议讨论的意思),会议的地点茅山因此改称“会稽山”(“稽”与“计是通假字)。《越绝书》又说,他做了皇帝以后“巡狩大越”,在此病故,葬于会稽山下。汉代的司马迁曾经“上会稽,探禹穴”。禹陵即传为大禹的葬地,陵旁有禹庙。大禹为民治水的英雄业绩和献身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作为民族传统的象征,他的名字至今还闪耀着光辉。禹陵和禹庙历代以来就成为祭禹的地方,今天仍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人前往瞻仰和凭吊。
来到禹陵前,拾级而上,高地平展一条青石铺成的长长的甬道,甬道尽头便是大禹陵碑亭。碑亭系明代嘉靖年间的郡守南大吉所立。
禹庙紧靠禹陵。相传最早是禹的儿子启所建。现存的禹身始建于梁大同十一年(公元五四五年),以后又几经倾圮和修葺,禹庙的主体结构保持着清代早期的建筑风格。
从西辕门进庙,当即可以见到一座石栅亭,内竖一块大石碑,名为岣嵝碑,又称禹王碑。 大殿正中平台上,塑有大禹立像,高达六米,这塑像是浙江美术学院的设计者参照
章太炎的考证而设计塑造的。大殿两侧粗大的柱子上,书有“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的楹联,表达了后人对大禹的敬重。 大殿前左侧,有一座御碑亭,碑文是清乾隆所书。大殿东南小坡上就是有名的“窆石亭”,亭内兀立着高二点零六米,状若秤锤的“窆石”。
千百年来,禹陵和禹庙,一直是游览的胜地。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学士,如李白、元稹、陆游、徐渭等,都曾登临此处,兴感抒怀,赋诗咏唱。鲁迅在绍兴时,也曾多次来此,后来又以大禹治水为题材,写成小说《理水》,以颂禹之功德。一九三九年三月,周恩来同志肩负民族解放斗争的重任,顺道回祖籍绍兴时,也亲临禹陵一带农村考察,并在大禹陵碑前、禹庙百步金阶上摄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