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桥位于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白莲湖畔 , 会仙桥桥长6米,宽2.9米,高3米,桥面为弯石条砌成,柱头均雕作细劲支承四方体,栏板高52厘米,桥板正中“会仙桥”三字,为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于清宣统三年所书。
“会仙桥”一名源于宋学士苏东坡揶揄何仙姑的掌故。绍圣元年,由于新党再度执政,苏东坡被贬惠州,他满腹牢骚,饮酒题诗,寄情山水。据传有一天,苏东坡来到罗浮山游览秀丽的风光,游得疲倦了,便到“麻姑卖酒处”喝起了“万户春酒”,因贪酒好喝,饮多了几杯,他带着几分醉意向狮子峰走去,正巧遇到何仙姑从玉女峰采药而归,何仙姑素裙荆钗,村女打扮,挽着药篮,飘然而至,苏东坡见村姑长得如此标致,忍不住吟了首打油诗揶揄:“寻幽探胜入罗浮,乘醉策杖觅归途;雨后花香山更美,村姑回眸胜仙姑。”何仙姑见苏东坡如此放肆,回敬一首:“东坡游罢过西湖,举杯邀月作狂徒;是非只因多开口,记得朝廷贬你无!”
苏东坡当时也没在意,走了一段路,细细品味村姑刚才所吟的那首诗,心中纳闷,我刚来到这里,一个乡村女子,又怎么知道我被贬的事呢?莫非真的遇到仙姑了。苏东坡正准备回头找那村姑,忽然阴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山溪暴涨,把白莲湖畔的独木桥冲毁了,苏东坡被淋得像猴子一样,追又追不到,回又回不了,正好在这时,八仙中的铁拐李经过这里,他见苏东坡这副狼狈相,知是何仙姑所为,生了恻隐之心,于是,他化成一个白发老翁,把那铁拐杖化成一截竹子,丢在苏东坡的脚下,说:”东坡居士,用它搭座桥过去吧!”苏东坡正生气,心里骂道:“这死老头子,这个时候还来气我。”他顺脚一踢,将竹子踢进小溪里,这时奇迹出现了,竹子真的变成了一座桥,苏东坡追何仙姑心切,也顾不了那么多,匆匆过桥,回头致谢时,老翁和桥已不见了,这时他才明白,自己又遇仙人了。
这个典故已成为罗浮山下一个美丽的传说,后人根据这个传说,便捐资在这小溪上建了一座石桥,称为“会仙桥”。
位于夜合山之间,是浮云山出入必经之门户。桥长约3.5米,由两块长方形花岗石合成。传说古时此桥为两棵楮树自然天成的,一棵自南往北平行伸出,一棵自北往南平行过来,两树紧密合拢,成为一座天然木桥。夜半有仙人在此桥上对弈,故称会仙桥。为防夜合山一到夜晚合拢后谷中水涨,后来有人把两树锯断,改成石桥,夜合山也就不能再合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