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合江亭

旅游

成都合江亭

  合江亭位于成都市府河与南河交汇成府南河之处。始建于1200年前,驶往东吴的万里征帆就是从这里启航;垒基高数尺,10根亭柱支撑着连体双亭,构思巧妙,意味隽永。拾级而上,二江风物,尽收眼底。史载合江亭于唐代贞元年间由川西节度使韦皋始建,北宋重建,并达到鼎盛,成为官民宴饮,市井游玩的热闹场所。合江桥畔亦是时人登舟出川的主要口岸,明代辟有锦官驿,清代新置船税所。

  唐代时,合江亭是繁华热闹的码头渡口,无数的舟楫停泊于此,随时扬帆驶入长江,再下东吴。遥想当年合江亭中,文人墨客们眺望着亭下江中点点白帆,品茶吟诗或送别友人,该是多么惬意和浪漫的事情啊!

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寓居成都的时候 ,曾在一首诗中写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大家都知道,杜甫在成都住在草堂,他当年所见的是怎样一番景致呢?据南宋诗人范成大《吴船录》记载:当时的草堂东边是万里桥,桥东边是合江亭,从蜀地到东吴都要从此亭登舟。府河在城区形成两条河流,汇合于合江亭,浣花公园处确有一条支流,但在草堂根本看不到该河,更不可能坐在屋里就看见"门泊东吴万里船",另外,"泊"字说明船是停靠于此的,而浣花周围没有码头,因此可推断杜甫这首诗就写于合江亭。草堂靠在水边,当然能看见停泊的船只了。而从草堂的西窗,也可以看见西岭(即岷山,俗称雪山)。

唐元观元年(785年),时任西川节度使的韦皋在成都开凿了从西往东流的解玉溪,此水给城市运输、市民饮水、工农业用水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水中的沙质细腻,可用于解玉,也促进了成都玉石业的发展。就在韦皋开凿解玉溪的同一年,他在郫江(今府河)与流江(今南河)交汇处兴建了合江亭。

唐时的合江亭,并不是孤独地立在两江交汇处,它与张仪楼、散花楼形成了自西向东的绚丽风景线。张仪楼始建于战国晚期秦灭蜀后,相传为张仪所建,散花楼则建于隋初,两楼均在古代成都四大名楼之列,可惜都毁坏于南宋末年的战火。同合江亭一样,它们都是唐代成都市民游乐的绝好场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繁荣的时期,作为西南大都市的成都自然也是歌舞升平,市民的生活都比较富足,因而"休闲"的需求也很旺盛,小小的一座合江亭显然已不能满足大家。于是,韦皋在合江亭旁边又新建芳华楼,并在楼的周围植下许多美丽的奇花异草,其中最多的是梅花。再到后来,他又在亭子周围修筑了一些阁楼台榭,这就成了唐代合江亭的最终格局,当时称为合江园,成为"一郡之胜地",市民开始到这里游玩,合江园,也就成为成都历史上最早的"市政公园"。